第802章死律七十二,司法大天君
第802章死律七十二,司法大天君
“天規?”這些被邀請而來的大羅們,輕而易舉的,便知曉了當前的事。
緊接著,便各自斟酌起了這件事對自己的利弊。
而就在這些大羅們各自的沉吟之間,後土娘娘的聲音,率先響起。
“陛下要以製天規,約束眾生,引導眾生從善棄惡,幽冥,自然是支持的。”
“隻是,幽冥素來不涉及陽間之事,陛下又想我幽冥,如何支持陛下呢?”
後土娘娘的言語,似乎是在拒絕,又似乎是認可,同時,又好像是在尋找一個突破諸位大羅封鎖,介入陽世的借口。
正當這些大羅們還在沉思幽冥用意的時候,玉皇的聲音,便再次響起。
“天規之重,在於威罰。”
“然,生死之前,又哪裡有威罰的意義?”
“就如青龍之所諫,毀傷地脈,滅亡靈機,罪之——可那些毀傷地脈者,往往都是在死前,方有如此瘋狂之舉。”
“他們都已經死了,想必也不會在乎天規之下的刑罰。”
“天庭更不可能因為要對他們施以刑罰而將他們從必死的情況當中救出來。”
玉皇的目光落到幽冥那幾位大羅的身上——在諸多的大羅之間,屬於幽冥的這幾位,他們身上的特點,格外的明顯。
“所以,幽冥的諸位道友,天地需要幽冥。”
“那些不在乎天規,自以為死了便能一了百了的人——朕要讓他們知曉,死亡,並不代表終結。”
“人死了,魂還在。”
“生人之罪,死魂受之。”
“後土道友以為如何?”
玉皇隻起了一個頭,淩霄殿中的人,便已經知曉了玉皇言語當中的意思。
那是要讓幽冥截留該往大輪回而去的魂魄。
按照正常的流程,天地之間的魂魄歸入幽冥過後,會在幽冥當中,進行一係列的‘處理’,然後被投放到輪回當中,轉生化作新的生靈——而玉皇的意思,便是讓幽冥在‘處理’魂魄的過程當中,將一部分應該送到幽冥大輪回的魂魄——也就是那些觸犯了天規的魂魄給截留下來,使之留在幽冥當中‘受刑’。
等到他們所受的刑罰,抵消了他們違反天規的‘罪過’之後,才能轉世而去。
當然,在這過程之間,那所謂的‘刑罰’,該如何度量,受刑的時間,又該如何計算,以及幽冥在對那些魂魄施加以刑罰的時候,要不要人監督,便又是另外的一回事了。
對於此,玉皇隻起了一個頭。
但所有人都知曉,在這刑罰的度量之間,便有著無數權柄的變化。
比如說,幽冥被封鎖的影響力,會不會蔓延出來。
又比如說,他們這些幽冥之外的大羅,是否能借此機會,將自己的影響力,蔓延到幽冥當中。
鐵板一塊,完全不由他人插足的幽冥鬼神,他們之間的關係,又會不會因此而生出不可測的變化。
再比如說,若是幽冥應下了玉皇的提議,那麼幽冥和天庭的關係,又會如何變化?
幽冥的存在,會成為天庭的一部分嗎?
就正如玉皇一開始所說的一般,天規,牽一發而動天地——隻是,還不曾真正的涉及到天規的製定,隻是在說,如何能確保天規的執行,確保天規的‘罰’,便已經是直接引動了幽冥的入局,使得天地的局勢變化,直接超出了所有大羅的掌握和預計——甚至,那些大羅,都無法推演,天地局勢接下來變化的方向。
恍惚之間,那些大羅,都看到了那冥冥之間的大勢,如同車輪一般向他們碾過來。
這沛然的大勢之下,就連他們這些大羅,都似乎是變得孱弱無力。
淩霄殿上,一片寂靜。
天地元氣的流淌,都在這一刻停滯。
所有的人,都在思考,幽冥入局過後,這天庭的‘罰’所具有的分量,以及幽冥入局過後,天庭的權柄變化。
同樣的,所有人也都在等待著幽冥的回應。
在被以玉皇為首的大羅們,壓製了無數年,封鎖了無數年的幽冥——而今,終於是有了拿捏天庭的機會,他們,又會做出怎樣的決策呢?
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得落到了後土娘娘的身上。
天地的大勢,便在這一刻,凝聚於後土娘娘處。
天規之議,能否繼續下去,便全在她的一念之間。
乃至於,這天地的未來,都在她這一念之間。
無邊無際的壓力,在這一瞬間落下來。
在後土娘娘的沉吟之間,那壓力,便越來越強,越來越恐怖。
到最後,便是一些大羅,都在這無比龐大的壓力之下,低下了頭。
整個淩霄殿,都似乎是被無窮無儘的玄冰給冰封了起來一般。
忽地,後土娘娘展顏一笑,於是冬去春來,無儘的寒意消散,無數的生機複蘇。
“天規之議,涉及天地未來。”
“幽冥,自然不會反對。”
“就,依了陛下之意吧。”後土娘娘安撫住另外的幾位幽冥鬼神,木管將淩霄殿中的所有人,都涵蓋其間。
“幽冥,當遵照天規之法,依照天庭之度,對那些罪人之魂魄,施以刑罰——有罪大惡極者,便是徹底散其功果,甚至,挪移幽冥的法度,乾涉轉世之後的來生,亦無不可。”
聞言,淩霄殿中的仙官神將,都是一陣躁動,便是那些大羅,也不例外。
幽冥對於天地的運轉,可謂極其的重要——而在過往的時代,幽冥一直被壓製,一直被封鎖,除卻那些強者們對後土娘娘的忌憚之外,還有一個原因。
便是幽冥自身的法度——幽冥的鬼神,隻送那些魂魄轉世,而絕對不會乾涉那些魂魄,同時,也不會容許其他的人來乾涉這些魂魄。
比如說,練氣士死亡過後,他們修行的功果,依舊在他們的魂魄和真靈當中留有痕跡,而在轉世過後,這些痕跡,便能幫助他們找回上一世的功果。
有的練氣士,想要在斬殺自己的對手時,將他們真靈之間修行過的痕跡,一並抹去——幽冥不許。
又有的強者,想讓自家的弟子轉世時,不是帶著修行的痕跡轉世,而是帶著那完整的功果轉世——幽冥亦不許。
這種決心,無比的刻板,也無比的堅決,完全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故此,天地之間的大羅們,才是齊心協力的,將幽冥給封鎖起來——在這封鎖之間,但凡幽冥有稍稍的機變,願意借助輪回之力,給予某些強者以方便的話,幽冥的封鎖,早就被破開了。
可此時,為了這天規,執掌幽冥的後土娘娘,更是願意改變幽冥那無數萬年,在任何壓力之下都不願意改變的傳統。
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過來,這天規的製定,這浩蕩之大勢,已然不可避免。
而在這大勢之下,就算是大羅,都要主動的參與其間,去製定這天規,不然的話,就會被那天規的羅網所束縛。
然後,在這些大羅們的討論之間,天規最基礎的框架,便是被製定下來。
——就正如敖丙一開始所想的,這天規最基礎的框架,便正是以死律為核心。
生刑,難以有一個標準——但死律,卻是先一步定了下來。
從天地的角度,從生靈的角度,從道統的角度,諸位大羅們,先擱置了爭議較大,度量難測的生刑,然後共計商量出七十二條死律,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七十二條死律,隻會增補,而不做減少。
觸犯死律者,若是還活著,便要被直接斬殺,魂魄當中修行過的痕跡,亦是要被徹底的抹消得乾乾淨淨。
若是其被處死之前,便已經死去,那麼他們的魂魄元神,便會被幽冥截留,在幽冥當中受苦——一直到,幽冥的各種刑法之下,其魂魄當中修行的痕跡被磨滅乾淨過後,方能得以轉世。
而在這過程之間,其理智,其感知,會一直得以保留,以此感受‘痛苦’。
為了避免那些犯了死律的練氣士,自知必死,便乾脆破罐破摔,大肆毀傷天地,禍害眾生。
眾大羅又在七十二條死律當中,另列三條牽連之律,九條赦免之策。
牽連者,由淺而深,從父母師徒,至於道侶道統,再至於,對他們轉世之後的定點乾涉。
這七十二條死律,三條牽連之律,九條赦免之策定下來過後,玉皇便當即時拜祈天地——於是天地之間的六位聖人,便都是在那死律刑章上落下痕跡,代表對此死律的認可,最後,那死律刑章上,又有時間的痕跡落下,意味著,立於天地終極源頭的鴻鈞道祖,亦是認可了這死律的存在。
定下了死律過後,便又有一個難題,在眾神的麵前浮現出來。
死律所對應的刑罰,誰來執行?
這個問題之下,淩霄殿中所有的仙官神將們,都是低下了頭,避開了那諸位大羅的審視。
所有人都知曉,這是一個極其得罪人的活計。
天庭當中,其他的權柄,是權力,是尊榮,但獨獨這執法的權柄,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禍端。
七十二條死律,網羅天地——執行這死律的人,他所麵對的,不僅僅隻是那些犯了死律的人,同樣也要麵對,包庇犯人的人。
他不但要將這些觸犯了死律的練氣士,儘數斬殺,更是要往來於天地各處,去那些仙宗道統之內,甚至於去那些大羅的道場當中,將那些觸犯了死律的練氣士捉拿。
在這過程當中,會有多大的風險,會得罪多少的人,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