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的數量讓牛尚焦慮起來,三四千人,對牛家莊的衝擊太大了,最基本的糧食和住房都不一定能供應完全。
楊行秋思考得更加長遠,這麼多人直奔牛家莊而來,一定是某人或者某個團體的有組織的行動。遠超過牛家莊現有人口的外來流民,對於牛家莊政治格局的影響不可估量。
剛一到莊門,楊行秋問隨行甲士,“流民何時可到莊上?”
甲士答道:“相距不過二十裡,隻需一個時辰。”
流民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牛家莊的承載極限了,楊行秋和牛尚都想到了問題的關鍵。
思考的廣度已經超過了牛尚的極限,楊行秋也有些吃力。
選項隻有兩個,接受與否,但是做出最有利決策的過程是極為複雜的。
選擇接納,從有利的方麵來說,接納流民大大增加了牛家莊的人口,也就是更多的勞動力,解決現在人手不足的問題。
從不利的方麵來說,流民不僅是增加了糧食的消耗,生活物資的緊張,還增加了管理成本和潛在的動蕩風險。
如果拒絕接納,被求生欲望驅使的流民,原地轉變成賊寇,即使可以鎮壓,到時候莊上的軍事力量也將被極大的削弱。
楊行秋和牛尚都沒有十足的把握處理眼下的問題。
那麼隻有一個辦法了,發揮集體智慧。
人類的進化史幾乎是伴隨著群體規模的不斷擴大,隻要采用適當的方法團結集體,不存在烏合之眾的概念。
楊行秋召來甲士,說道:“速召曹莊主及各坊坊主,到莊門前議事。”
甲士迅速到各處通報,牛尚已經思考完畢,對楊行秋說道:“流民來投,不可見死不救,應該收斂流民,以圖後效。”
楊行秋被牛尚的結論震驚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下定決心,這已經是難得的雄主了。
楊行秋試探地問道,“賢弟,可有良策?”
牛尚搖了搖頭,說:“俺有什麼策?天子乃萬民之父母,豈有子女呼而父母不應之理?”
楊行秋被牛尚的格局震驚到了,如果曆朝曆代的皇帝能有這種覺悟,又怎麼會出現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的慘劇呢?
牛鈞、曹碩、曹羽等人先後來到,接著就是顧纓、張靳、陸梨、朱拯四人。
楊行秋說明了眼下的問題,眾人先是默不作聲,之後又開始了討論。
朱拯說道:“各坊人手不足,卻有流民投奔,正解困窘。”顧纓、張靳、陸梨三人也點頭稱是。
“不可,決計不可!”反對的人是曹碩,“莊上存糧隻夠過冬之用,流民已過三千,未及春暖,便已糧儘,不如驅之彆處!”
還是因為利益問題不能達成一致,顧纓、張靳、陸梨、朱拯是江東的世家大族,本就是客居於牛家莊,能得到這麼多人手,就算糧食不足,還可從江南調用,有了民心,還可以借勢爭奪牛家莊的權力。
曹碩的野心是奪取天下,基本利益是牛家莊,不可能因為幾千流民就放棄基本利益。
時間不等人,曹羽說道,“楊大哥,足智多謀,眾人何不納其言?”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看向楊行秋,現在他的想法舉足輕重,無論做出哪個決定,必須能說服眾人。
楊行秋拱手說道:“昔者,文王施惠於道旁遺骨,穆公賜酒以盜馬野人,後皆富有四海,諸位不可因一時之得失,而失海內人心。”
牛尚滿意地點點頭,曹碩也沒有反對意見。
達成共識之後,就是具體執行接納流民的任務,誰又能擔當如此大任?
楊行秋見眾人還是看向自己,真就逮著一隻羊往死裡薅是吧!
喜歡和女友穿越到東晉請大家收藏:和女友穿越到東晉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