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什麼看,乾活去!”
曹碩沉默著走進了煉鐵坊,身後的甲士驅趕著出來圍觀的工匠。
聽到動靜出來的牛鈞,見到曹碩,心中隻覺不快。
“你來做什麼?”
“金銀手鐲各四對,金銀項圈各六個,金銀耳環各十二對,尋常樣式便好,累絲鑲寶耳墜四對,銀絲團鳳釵兩對,銜珠金鳳一對。”
曹碩說出一大串首飾的名稱,聽著他的要求,牛鈞心裡開始琢磨。
他要做這些首飾做什麼用?
“天黑前送到,可否?”
牛鈞想了想,說:“如此匆忙,火耗就要多些。”
曹碩直入主題,問道:“幾成?”
牛鈞伸出兩根手指,“兩成!”
“兩成!分明是……”
曹碩擺手示意甲士不要爭論,將材料送上,甲士無奈捧出兩個包裹。
“金銀各一百兩,各色寶石五十顆。”
牛鈞接過包裹,在手裡掂了掂,感受下分量。
“快些開工。”
曹碩頭也不回地走出了了煉鐵坊。
“開工!”
剛掌握了灌鋼法,又有人上門送金銀,牛鈞的心情格外的好,聲音也提高了幾分。
“唯物主義指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王賢聽著楊行秋的闡述的概念,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
楊行秋看著他擠眉弄眼的表情,想著該怎麼去解釋。
“人死血脈竭,竭而精氣滅。”
聽到楊行秋的話,王賢恍然大悟。
用《論衡》舉例子,他就能聽明白了,很多哲學思想在古代就有,隻是理論體係尚未成型而已。
“血脈已竭形體朽,精氣既滅何為鬼?”
王賢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禮》雲,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迷信的觀點認為人死後的靈魂即是鬼。
沒有形體,意識也隨之消散,又怎麼會有鬼呢?
“世上本無鬼,乃人之憂懼爾!”
得到了一個顛覆認知的答案,王賢有些不敢相信。
“弟子淺陋粗鄙,初知尊師之言。”
楊行秋出於對哲學思想的尊重,沒有承認是自己的理論。
“並非一家之言,實為聖人之論。”
“不知哪位聖賢有此高論?”
王賢的問題把楊行秋問住了,這可不好回答。
“楊先生,沐浴已畢。”
趕來彙報的賈元,讓楊行秋趕緊轉移話題。
“準備藥物熏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