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牛工參會,會議繼續進行。
儘管是上千萬的利潤。
由於東晉混亂的貨幣體係,結果就是必須要將這一大筆錢換成實物。
那議題就是應該用錢買些什麼東西才好。
牛工的意思很明確。
除了買糧食,就是布匹。
賈元報上了自己的估計。
“預計可購入錦緞三百七十六匹,或白米四百零二石。”
牛工盤算了一下。
“錦緞白米就不要了,用一半買麻布,一半買糙米。”
賈元把可能的結果,報給了牛工。
“那就是麻布四千二百匹,糙米三千四百石。”
牛工擺弄幾下手指,歡喜地離開了。
分完了錢,他就對後麵的事情不感興趣了。
接下來,就是幾位股東要買的東西了。
顧纓想增加五十台織機,再采購一些生絲。
陸梨要賈元把錢交給本家,在吳郡收購一些土地。
朱拯也是要把錢上交,具體做什麼卻沒說。
張靳想著自己的兩成分紅。
兩百萬錢,可真不是一筆小數目。
隻是這些錢,他一時也想不來要做什麼。
“容某斟酌一陣。”
對於在一旁默默觀察的楊行秋來說。
他正在經曆一次資本的原始積累。
顧纓,如果每年都用同樣多的織機、生絲和勞動力,生產同樣多的絲綢,就是簡單再生產。
如果他在第二年增加了織機、生絲和勞動力,生產的絲綢也會增加,這就是擴大再生產。
《資本論》指出。
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重要源泉是資本積累。
資本積累不僅僅是資本總額增大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