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咱們接著畫圖紙!”
有了楊行秋的吩咐,王賢不敢怠慢。
簡單擦了下嘴,就開始了準備工作。
“夏荷,你跟春桃也來學些醫術好了!”
“是,姐姐!”
藍圖壓在木板上。
各種作圖要用到的工具排列整齊。
“尊師,請!”
看著恭敬的王賢遞上木炭,楊行秋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王賢,這次我來講,你來畫!”
“尊師,這……”
對隻接觸過幾次工程製圖的王賢來說,這個任務他根本就沒有信心完成。
在他看來,繪製圖紙要比木工圖樣複雜得多。
中途還離不開巨量的計算。
楊行秋心裡也清楚。
王賢沒有係統學習過數學、物理和化學。
設計會用到的微積分、線性代數、微分方程更是一無所知。
他能理解一些基礎的概念和技術要點。
在這個時代可以說已經是萬中無一的人才了。
讓他上手製圖,的確有些難度。
但其實工程學是可以分為理論和實踐。
理論部分要學起來非常艱難。
楊行秋學習的化學工程專業就要比其他理學專業多出近一倍的課時。需要上很多有關物理,化學和數學的課,所以加起來上的課就會多很多。
而動手實踐也是工程學的一部分。
工程學裡的經驗公式通常不是根據基本物理定律嚴格推導出來的。
工程學更注重的是公式的實用性,在發展過程中,工程學是先進行實驗,之後通過實驗的結果總結出經驗公式。
我們的實踐證明: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隻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
感覺隻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
這些問題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
“王賢,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咱們先從冷卻器開始。”
王賢接過木炭,在圖紙上畫下了第一筆。
“繪製冷凝器,要用到剖視圖。
剖視圖是為了反映零件內部的孔的結構和形狀,假想用剖切麵在適當位置剖開零件,把處在觀察者和剖切麵之間的部分移去,將剩餘部分向投影麵投影,所得的圖形稱為剖視圖。
這是一個假想的作圖過程,采用剖視圖的方法畫出來的是零件的一部分,而零件實際上是完整的。因此畫出剖視圖後必須進行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