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變量是說一個與它量有關聯的變量,其中任何一值都能在它量中找到對應的固定值。
因變量則隨著自變量的變化而變化,且自變量取唯一值時,因變量有且隻有唯一值與其相對應。”
楊行秋邊說邊在坐標軸上畫出一條線。
“橫軸為天,縱軸為地。地法天,地就是因變量,天就是自變量。”
他又在橫軸和縱軸上標出距離均勻的點。
“函數值就是在函數中,天確定一個值,地就隨之確定一個值,當天取確定值時,地就隨之出現一個確定值,這個確定值就叫做函數值。”
王賢覺得很奇妙,在這個圖形中,數字變成了一個個連續的點,連成了一條線。
“若此處天取一,則地則為一。”
楊行秋點了點頭。
“很好,看來你已經明白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人居何處?”
“行啊,不愧是為師認可的天才。”
思維能從二維直接躍進到三維,那楊行秋也不得不鼓勵一下他。
他用尺子在兩條線的焦點,又畫出一條直線。
“看好了,這就是人!”
再添上幾筆,一個立方體的輪廓出現在紙上。
“這就是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王賢趴在紙上,仔細鑽研起來。
“如此萬物儘可為數矣!”
正如一個正方體,有六個麵一樣。
任何事物都有數和形兩個方麵,而且數可以用形表示,形可以用數來刻畫。
數和形是對立統一的。
數中有形,形中有數。
有了函數,運動進入了數學,有了運動,辯證法進入了數學,有了辯證法,微積分也就立刻成為必要了。
楊行秋又在立方體裡畫下一個內切球體。
“這就是道法自然。”
王賢盯著這個圖形,想起了一個數學難題。
“此為牟合方蓋!觀立方之內,合蓋之外,雖衰殺有漸,而多少不掩。判合總結,方圓相纏,濃纖詭互,不可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