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座,使者上前詳談。”
司馬曜恢複了天子的嚴肅神情,讓北親貞再靠近一點。
“下來呀,還不謝恩?”
在王溫的提醒下,北親貞趕忙鬆開他的胳膊。
“微臣,謝陛下厚賞。”
王溫搬來小榻,上麵還鋪著柔軟的暖席。
“朕統禦四方,遠人賓服,自有恩賞。隻是海外諸國,並無往來,不知東夷地方幾許,人口幾何?”
麵對司馬曜的問題,北親貞清楚,這是在評估邪馬台國的價值,是否值得出兵相助。
“邪馬台雖屬海外小國,仍有地方三千裡,人民以十萬計。”
聽著他的回答,司馬曜認真的考慮起來。
此國之體相當於本朝一州之地,若是物產豐盈,尚可一援。
身為客曹尚書,主管外交事務的謝瑍,知道這位使者所言不真。
在朝貢體係中,最大的兩國,林邑和扶南,也不過地方千裡,五六萬人。
邪馬台國也不是沒來朝貢過。根據尚書省的記載,他們自稱地五百裡,人約七八千口。
隻是礙於外交場合,也不好當麵拆穿他的謊言。
“不知貴國,物產如何?”
麵對司馬曜的提問,北親貞繼續誇大其詞。
“小國多山少田,物產不豐,隻是山中多有金銀礦藏。故為出雲,大和兩國覬覦。”
金銀!
司馬曜突然對萬裡之外的蠻夷有了興趣。
因為東晉一塌糊塗的財政狀況,中央財政緊張。
如果能有穩定的金銀貴金屬來源,就能大大緩解財政上的壓力。
司馬曜還想追問邪馬台國能上貢多少金銀。
就看見一旁的王溫輕輕地擺了擺頭。
不行?
司馬曜正在疑惑間,又瞥見階下的謝瑍也麵色凝重。
其中有假?
王溫不曾過問外廷的事務,對於海外諸國隻是有所耳聞。
但是作為執掌內廷數十年,閱人無數的大長秋。
北親貞的把戲,自然是瞞不過他。
“說些空話來哄陛下,出產金銀,卻不上貢,大老遠來一趟,拿些班布,大竹,還送來女奴,欺我泱泱中華無人乎?”
司馬曜來不及細想,準備結束這次見麵。
“不知貴國,需要多少兵馬?”
如果北親貞的需求很少,那就可以借口路途遙遠,兵少難以改變局勢,不如改為其他賞賜。
如果北親貞的需求很多,那就可以借口路途遙遠,兵多耗費過於巨大,不如改為其他賞賜。
這就是個陷阱,無論北親貞做出什麼回答,司馬曜都能找出合理的理由去拒絕他。
然後隨便找點絲綢,茶葉,青瓷,當做禮品讓他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