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在西海岸和無數其他自詡為文明社會的國家當中,森林自古以來都與富?34??之類的含義離不開關係。
巨大的湖泊,河流,旁邊是鬱鬱蔥蔥的大森林,森林當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果實和動物。樹木可以砍伐來製成各式各樣的工具,可以作為燃料,可以作為武器和建築,果實和野生動物可以用來填飽肚子,在林中開發一片空地的話還可以種植作物,為長久的定居做好充足的準備。
美好而又富庶,一片倚靠著森林擁有湖泊和河流的平原能夠養活的人數是十倍於此麵積的草原也難以比擬的,這也就難怪定居於阿布塞拉大草原的遊牧民族一直都想要朝著這邊進發,去獲得必要的生存物資了。
不論如何,在經曆過相當漫長時間的前進以後亨利他們三人總算是來到了西海岸的勢力範圍。雖說這裡暫時還見不到什麼人影,但跑到了密密麻麻的森林當中的話,他們也總算是能夠停下來喘一口氣,不用像是在荒野和草原上麵那般時刻擔心著遠處的地平線上會忽然冒出來十幾名騎兵了。
草原人極少會因為戰爭以外的原因來到這裡,所以他們對這裡的環境自然不甚熟悉。即便這裡看上去渺無人煙他們確實可以來到這兒獲取一些物資乃至於展開小型的聚落,但考慮到從阿布塞拉來到這兒即便是輕裝的騎兵也得走上個十天左右的時間,若是要過來這裡獲取木頭之類作為建材的話算上馬車速度隻會更慢。光是往返所消耗的人力和時間就已經是一個可觀的數目,再加上西海岸人可能的襲擊,未免會變得得不償失。
草原人建築營帳和柵欄以及做成牛馬車用的木頭基本上都是從南境或者更靠西邊的庫爾西木地區那邊獲得,南境崎嶇不平的地形決定了那邊組織不出來什麼大型又有效的討伐部隊——但話歸原處,西海岸這一側的森林同樣無人看管,這麼多年以來,自然是有厭倦了奔波貧苦的遊牧生活的草原人曾來到這裡定居過的。
而他們都到哪裡去了,這個問題也相當地好回答。
我們的賢者和洛安少女在來到南境之前曾經在索拉丁待過不少的時間,而那個時候所見到的那些至今仍未完全被西海岸人所接受的草原“歸化民”,就是這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斷斷續續來到文明世界選擇定居下來的阿布塞拉人和他們的後代。作為夾在西海岸人和阿布塞拉人之間不倫不類的一支弱勢群體,他們的處境我們在這兒就暫且不提,隻是這些曾經在森林當中居住的人遺留下來的一些還沒有完全荒廢的小木屋,成為了知曉這一點的我們的賢者一行三人第一時間要去前去尋找的東西。
秋末的索拉丁南部雖然並不會如同阿布塞拉那樣大雨連綿,但多多少少還是會受到一些影響,在又耗費了不少的時間終於來到了森林的邊緣以後,天空很明顯地陰暗了下來。
從仍舊依稀可見的太陽的方位估摸這會兒還隻是下午的三時少許,這個時間就陰暗起來顯然是大雨要來了。三個人一共擁有的東西也隻不過是兩件防水帆布製成的鬥篷,經曆過這不長不短的時間內四處的奔波,臟汙和連續淋雨使得上頭的桐油也快要失去防水的能力,加上各種情況下產生的磨損和破洞,非要用它來蓋一個臨時營地的話顯然不是個合適的選擇。
能見度這會兒已經大幅度地下降,再進入森林的話隻怕會更加糟糕。再考慮到追兵的存在,在森林外圍停留下來尋找材料製作營地也並不明智,因而一行三人二馬就這樣小心翼翼地進入了森林,打算把太陽下山之前這餘下的幾個小時用來尋找舊時的木屋,並且期望它們還沒有完全地損壞。
索拉丁地區濕熱的氣候對於木頭的損害相當之大,在寒冷的西瓦利耶或者馬克西米連北部同樣的樹屋可以存在幾十年的光陰都不會腐壞,但在這兒,一旦青苔和真菌開始生長,白蟻之類的東西又侵入到內部的話,屋子就會在被遺棄之後迅速地損壞,隻留下一攤長滿青苔的朽木。
在陌生地點進行野外生存的首要任務:爬到高處,擁有更廣闊的視野——這一條定律去到哪兒都永遠通用,畢竟即便你是一位賢者也不敢說自己行走過這片大地上的所有角度且記得所有的路途。即使當真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自然力量的作用下一切也可能變得完全不一樣。所以每到一處地方,切莫急匆匆地就如同無頭蒼蠅一般亂跑,而是跑到高處環視確認地形,通過植被的翠綠程度判斷某處是否有水源之類的,並且尋找到合適的路徑繼續前進。
這些是所有有經驗的傭兵獵人冒險家軍人和山民都懂得的知識,而在亨利他們眼下的情況之中,考慮到可能最近幾十年裡前來這裡定居的草原人或者忽然異想天開跑到森林裡頭居住的索拉丁人應該都是單獨或者一個小群體行動,而不會是整個村莊這種規模出動的,為了防止被偷襲,必然也會優先選擇地勢較高能夠提早發現敵人的位置。
加之以熱帶森林地表充滿的潮濕氣息和毒蛇猛獸,選擇在某一處裸露岩櫟表麵較多的半山腰之類的地方搭建起來一個小木屋,顯然是正常人都會做的選擇。
不論如何,在進入森林以後熟悉了一下環境,然後大致判斷了一下走勢就朝著一個方向走去的三人,在天色愈發陰暗即使走到了樹木較為稀疏的地區仍舊顯得灰沉沉的午後時分,或許是幸運眷顧或許是自身的知識派上了用場——或者兩者皆有,總而言之他們就這樣在遠處山崖的末端發現了一間用石頭和木材搭建而成的小屋,並且徑直地就朝著這邊前去。
小屋坐落在這座森林當中一處小丘西側的盤山道路末端,小丘本身並不算高,耗費的時間主要是用在了找路爬上來上頭。但可以看出當初建造它的人是選擇了一個絕佳的地點——位於西側凸出部分的小屋下方是森林而前方和後方都沒有任何的遮擋,這使得它擁有良好的通風進而在這片潮濕的森林當中也保持了相對的乾燥。
木頭的表層沒有像是其他同地區的木屋一樣長滿青苔而是顯示出應有的深沉的原色,加之以石頭搭建的基座以及屋瓦,外表看起來相當地令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