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技術突破與人才培養_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同人動漫 > 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 > 第240章 技術突破與人才培養

第240章 技術突破與人才培養(1 / 1)

隨著對山區農機設備研發生產任務的圓滿完成,王大山深刻意識到,要想在這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真正推動農業機械的革新,必須在技術研發上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他將目光聚焦在了農機的核心部件——發動機上,決心要研發出一款更高效、更耐用且適應國內複雜農業環境的新型發動機。

王大山親自帶領技術團隊投入到緊張的研發工作中。

在那個設備簡陋、資料匱乏的年代,每一步前進都充滿了艱辛。

技術部的辦公室裡,燈光常常徹夜通明,王大山和技術人員們圍坐在破舊的辦公桌前,反複研究著僅有的幾張發動機設計圖紙,激烈地討論著每一個技術細節。

“王廠長,我們現有的發動機在功率輸出上還是不夠穩定,尤其是在山區那種複雜地形和重載作業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動力不足的問題。”

技術骨乾小陳皺著眉頭,指著圖紙上的一處說道。

王大山沉思片刻,堅定地說:“那我們就從改進進氣係統入手,提高進氣量,從而增強燃燒效率,提升功率穩定性。我聽說國外有一些關於可變進氣道技術的研究,雖然我們沒有他們的先進設備,但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摸索和試驗,嘗試設計出適合我們國情的進氣係統。”

小陳有些擔憂地說:“王廠長,這可是個不小的挑戰啊。沒有相關的技術資料和試驗設備,我們隻能靠一次次的試錯來推進,這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王大山拍了拍小陳的肩膀,鼓勵道:“我知道困難很大,但我們不能退縮。想想山區那些農民兄弟們渴望用更好農機的眼神,我們就有了動力。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攻克這個難關。”

於是,技術團隊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試驗過程。

他們用手工打造的簡陋模型,在臨時搭建的簡易試驗台上進行測試。

每次測試,王大山都親自在一旁觀察記錄,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變化。

“這次進氣量有所增加,但燃燒效果還不理想,尾氣中的黑煙還是比較濃。”

小陳看著測試數據,無奈地搖了搖頭。

王大山思索片刻後說:“我們調整一下噴油嘴的角度和噴油量試試,也許能改善燃燒狀況。”

在經過無數次的反複調整和試驗後,終於迎來了一絲曙光。

一天,小陳興奮地跑來向王大山報告:“王廠長,成功了!我們的新型進氣係統和優化後的噴油嘴配合,使發動機的功率穩定性大幅提高,而且燃油效率也提升了近20!”

王大山激動地站起身來,眼中閃爍著喜悅的光芒:“太好了!這是我們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有了這個突破,我們光明廠的農機產品將會有質的飛躍。”

然而,王大山也清楚地知道,技術的持續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

在當時國內農業機械專業人才稀缺的情況下,培養自己的人才隊伍成為了重中之重。

王大山決定在廠裡開辦技術培訓班,選拔一些有潛力、肯鑽研的年輕工人進行係統培訓。

他親自擔任培訓班的主講老師,從基礎的機械原理開始講起。

在培訓班的教室裡,擺放著一些簡單的農機模型和零部件。

王大山拿著一個活塞模型,向學員們耐心地講解著:“大家看,這個活塞是發動機的重要部件,它的運動直接關係到能量的轉換。就像我們人的心臟一樣,每一次跳動都有著關鍵的作用。”

年輕工人小李好奇地問:“王廠長,那怎麼才能保證活塞的運動順暢呢?”

王大山笑著回答:“這就涉及到很多方麵了,比如活塞與氣缸壁的配合精度、潤滑係統的設計等等。我們在設計和製造過程中,必須嚴格把控每一個環節的質量。今天我們先了解基本原理,後麵會逐步深入到具體的設計和製造工藝。”

除了理論教學,王大山還非常注重實踐操作的培訓。

他帶領學員們走進生產車間,親自示範如何操作機床加工零部件,如何進行發動機的裝配調試。

“在裝配發動機時,每一個螺絲的擰緊力矩都有嚴格要求,不能過緊也不能過鬆。就像我們做一件精細的手工活,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

王大山一邊操作,一邊向學員們強調著。

在培訓過程中,王大山還經常鼓勵學員們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問。

有一次,學員小張在學習發動機故障診斷時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王廠長,我覺得我們可以設計一種簡單的檢測工具,能夠快速地判斷發動機的故障部位,這樣可以提高維修效率。”

王大山讚許地看著小張說:“小張這個想法很不錯啊!這就是創新的思維。我們在學習技術的同時,也要不斷思考如何改進和優化。大家可以圍繞這個想法,進一步深入研究,說不定能開發出一個實用的小發明。”

隨著技術培訓班的持續開展,光明廠逐漸培養出了一批技術過硬、富有創新精神的年輕人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異常之神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嚇壞朱元璋 快穿任務攻略手冊 誤入恐怖節目,我天師的身份被曝光了 公主美又嬌,撩的王爺臉紅心跳 亂世之天之嬌子 一見鐘情,世家千金勇闖東南亞 閃點計劃 重生當導演:開場橫掃戛納電影節 巔峰官場:從秘書到權力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