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翠穀村在農業、旅遊以及傳統文化傳承等方麵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彼得洛夫村長和張技術員又把目光投向了教育事業。
他們深知,村子要想長遠發展,培養出有知識、有文化的下一代是重中之重。
這天,村裡的小學操場上,彼得洛夫村長把村裡的幾位老師和一些有威望的長輩都召集了過來,一臉嚴肅地說:“各位啊,咱村現在看著是發展起來了,可這孩子們的教育要是跟不上,往後還是得走下坡路啊。咱這學校現在的條件,大家也都清楚,書本都有些破舊,教學設備更是少得可憐呐。”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教師歎了口氣說:“村長啊,可不是嘛,我每次上課看著孩子們那渴望知識的眼神,可一想到咱這有限的教學資源,心裡就不是滋味兒啊。就說那粉筆吧,都得省著用,有時候寫著寫著就沒了,隻能在黑板上比劃著給孩子們講。”
張技術員接話道:“是啊,老師,所以咱們得想辦法改變這個現狀。我琢磨著,咱能不能先從修繕學校開始,把教室的桌椅都換換,再給孩子們添些新的書本和文具啥的。”
村裡的長輩們聽了,都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一位大爺說道:“這是好事兒啊,咱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嘛。可這錢從哪兒來呀,咱村這剛在其他方麵投入了不少,資金怕是緊張啊。”
彼得洛夫村長皺著眉頭想了想,說:“我想著咱們可以發動村民們一起湊湊,每家出點力,多少能湊出一部分。然後我再去鄉裡、縣裡反映反映情況,看看能不能爭取到一些支持。”
說乾就乾,彼得洛夫村長先是在村裡的廣播裡把修繕學校、改善教育條件的事兒和大家說了一遍,呼籲村民們踴躍捐款捐物。
村民們聽了廣播後,都積極響應。
一位老大娘拿著自家積攢的雞蛋來到了村委會,對村長說:“村長啊,我這也沒啥值錢的東西,就這些雞蛋,拿去賣了給孩子們換點書本吧,咱可不能讓孩子們沒書讀呀。”
一位年輕的村民扛著幾根木頭過來了,說:“村長,這是我家閒置的木頭,雖說不多,但能給學校做幾張桌椅也好啊。”
看著村民們這麼熱情,彼得洛夫村長感動得眼眶都紅了,他說道:“鄉親們,大家的心意我都領了,有咱這股子勁兒,咱村的學校肯定能變好啊。”
與此同時,彼得洛夫村長和張技術員一起去了鄉裡和縣裡。
在鄉裡的辦公室裡,鄉長聽了他們的彙報後,很是重視,說道:“你們翠穀村這想法好啊,教育確實是關乎村子未來的大事兒。鄉裡這邊會儘力給你們爭取一些資金和物資支持,不過你們也要把好關,確保每一分錢、每一樣東西都用在刀刃上啊。”
到了縣裡,他們找到了教育局的領導,詳細地說明了翠穀村小學的現狀和需求。
教育局的領導當即表示:“翠穀村重視教育這是值得表揚的,我們會儘快安排專人去實地考察,根據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幫助,爭取讓孩子們能有更好的學習環境。”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資金和物資陸陸續續到位了。
村裡開始了學校的修繕工程,村民們自發地參與進來,有的幫忙搬運建築材料,有的跟著泥瓦匠一起砌牆、修屋頂。
在修繕教室的時候,一位村民不小心砸傷了腳,大家都圍了過來,著急地問:“咋樣了,疼不疼啊?”
受傷的村民強忍著疼痛說:“沒事兒,就擦破點皮,不耽誤乾活兒,咱這學校早點修好,孩子們就能早點用上新教室了,我這點傷算啥呀。”
學校的老師們也沒閒著,他們忙著整理新到的書本和文具,按照年級和科目分類擺放好。
老教師看著嶄新的課本,臉上滿是欣慰,對旁邊的年輕教師說:“你看,這下孩子們可有新課本看了,可得好好教他們,讓他們多學點知識啊。”
年輕教師笑著點頭說:“老師,您放心吧,咱們一定不辜負大家的期望,把孩子們都培養成才。”
隨著學校修繕完成,教學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彼得洛夫村長又琢磨起了師資力量的事兒,他對張技術員說:“咱這學校硬件是跟上了,可師資還是有些薄弱啊,就咱村裡這幾個老師,課程都安排不過來呢,得想辦法引進些新老師來呀。”
張技術員說:“是啊,村長,我聽說現在城裡有些知識青年願意到農村來支援教育呢,咱們可以去聯係聯係,看看能不能請幾位到咱們村小學來任教。”
於是,他們又開始四處打聽,聯係相關的部門和組織。
終於,有幾位年輕的知識青年響應號召,來到了翠穀村小學任教。
在歡迎新老師的會上,彼得洛夫村長熱情地說:“歡迎各位老師來到我們翠穀村啊,咱村的孩子們可就盼著你們來傳授知識了,以後有啥困難儘管和村裡說,我們一定全力支持你們的工作。”
一位新老師笑著說:“村長,您放心吧,我們既然來了,就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孩子們教好,讓他們開闊眼界,學到更多有用的東西。”
新老師們的到來,給翠穀村小學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教學方法。
他們開設了繪畫、音樂等興趣課程,孩子們彆提多開心了。
在一堂繪畫課上,一位孩子好奇地問新老師:“老師,為啥要學畫畫呀,這對咱種地、乾活有啥用呀?”
新老師笑著耐心解釋道:“畫畫可以讓你們把看到的美好東西都記錄下來呀,而且還能鍛煉你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呢。說不定以後你們還能靠著畫畫,把咱們翠穀村的美景都展示給外麵的人看,讓更多的人知道咱們村呢。”
孩子們聽了,都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然後認真地拿起畫筆開始畫畫。
看著孩子們那認真的模樣,老師們都覺得特彆欣慰,也更加堅定了在翠穀村好好教學的決心。
就這樣,翠穀村在教育興村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孩子們在更好的環境裡學習知識,為村子的未來發展積蓄著力量。
喜歡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