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穀村的村口,一塊嶄新的木質招牌在晨光中閃爍著質樸的光芒,上麵用鮮紅的油漆寫著“翠穀村鄉村旅遊歡迎您”幾個大字。
這是王大山和村民們連夜趕製出來的,為的就是迎接今天的第一批遊客。
王大山早早地就站在了村口,他穿著一件洗得有些發白但卻十分整潔的中山裝,頭發也梳得整整齊齊。
今天對翠穀村來說是個重要的日子,他的心裡既興奮又緊張。
“王支書,你說這第一批遊客能有多少人啊?”
小李站在王大山身邊,不停地張望著遠方,眼神中滿是期待。
王大山笑了笑,拍了拍小李的肩膀說:“不管多少人,這都是咱們翠穀村的新開始。隻要咱們用心服務,把最好的一麵展現出來,以後遊客肯定會越來越多。”
正說著,遠處一輛大巴車緩緩駛來。
王大山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大聲說道:“來了,來了!大家都精神點!”
旅遊服務小組的成員們立刻站得筆直,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
大巴車停穩後,車門緩緩打開,一群遊客陸陸續續地走了下來。
“歡迎大家來到翠穀村!”
王大山迎上前去,熱情地和遊客們打招呼。
一位戴著眼鏡的中年男子好奇地問道:“你們這兒真有宣傳上說的那麼好嗎?有山有水,還有獨特的編織文化?”
王大山自信滿滿地說:“當然了,這位同誌。咱們翠穀村的山水那都是純天然的,景色美如畫。編織文化更是傳承了好幾代人,一會兒帶您去編織廠看看,保證讓您大開眼界。”
在王大山的帶領下,遊客們首先來到了編織廠。
一進車間,隻見工人們熟練地編織著各種竹製品,動作行雲流水,讓人目不暇接。
“哇,這手藝太厲害了!”
一位年輕的女遊客忍不住讚歎道。
王大山笑著介紹道:“咱們翠穀村的編織手藝,那可是從老祖宗傳下來的。這些工人都是從小就開始學,個個都是高手。大家要是感興趣,也可以跟著師傅們學一學。”
遊客們紛紛圍了上去,有的拿起竹條試著編織,有的則向工人師傅們請教編織技巧。
車間裡一片歡聲笑語,充滿了濃厚的學習氛圍。
從編織廠出來後,王大山又帶著遊客們來到了村子裡。
一路上,遊客們被翠穀村的自然風光所吸引,紛紛拿出相機拍照留念。
“這空氣太清新了,好久都沒有呼吸過這麼好的空氣了。”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深吸了一口氣,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