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而不是神尊。
東嶽這般想著,按照施頌之前的交代提醒道。
縱使隻有幾天,他也能看出梵岐的彆扭。
要是以往,他提一句神尊的名字,都能和自己打起來。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變化,但神尊顯然預料到了。
人走後,東嶽再次看向山腳下的梅花樹,繼續執棋廝殺。
他也很苦惱。
孟姑娘為了遠離他,竟給他找了個出家人的身份。
不過,他可不是佛門中人,自然不會遵守什麼清規戒律。
妖和佛,話本中的絕配,不是嗎?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女眷們賞梅回來時,臉上無不洋溢著笑容,再看身後跟著的丫鬟,手中皆抱著小姐姑娘們親手折下的花枝。
“這護國寺後山的梅花竟是可以媲美沁園的梅花了。”
沁園是前朝公主的府邸,寧朝建立後,做了文人墨客必去的風雅之地。
最受歡迎的就數冬日迎著寒風綻放的紅梅。
“咦,這是什麼?”
一位小姐指著丫鬟手中用來包裹梅花的宣紙。
這位小姐最愛書法,當年比試輸給梵岐後,更是著了魔一樣,日夜勤練,就為了有朝一日能打敗梵岐,奪得桂冠。
取下沾著墨跡的書法紙,官家小姐驚呼:“鐵畫銀鉤,力透紙背;筆畫流暢,婉若遊龍;既看得出書寫者的筆力之深,又能感受到書寫者的灑脫性情……”
“吳妹妹!你怎麼能用大家的墨寶做……”
她看著宣紙被花枝弄破的地方,臉上的惋惜和心疼不加掩飾。
連方才無比欣賞喜愛的梅花也嫌棄起來。
莫名其妙被責備的吳家小姐一臉困惑,心中不解,“這是梵姐姐給我的。寺中竹籃用光了,梵姐姐見我用手拿著花枝,便給了我幾張紙包住底部抱著,不至於被粗糙的花枝磨傷。”
說罷,伸出被花枝磨紅的掌心。
梵岐正好開門出來。
聽到他的名字,問過前因後果,解釋道:“是我自己寫得廢紙,哪敢汙了名家墨寶。”
“抄寫佛經時難免出錯,錯字的紙張被我用來墊籃子,見到吳妹妹手被花枝弄傷,才好意贈與她用。”
見梵岐出言認同,吳家小姐理直氣壯起來,“劉姐姐方才可冤枉我了!我等都是習過字的人,怎麼可能隨意踐踏他人的墨寶?
劉姐姐不了解清楚,責罵我,難道不該道歉?”
劉家小姐,也就是剛才出聲指責的人不願意相信。
不過幾年沒比過,梵岐的進步竟然這麼大?!
她白著臉狡辯:“梵妹妹的字我見過,分明是清麗自然的簪花小楷;而宣紙上的字遒勁有力、狂放不羈,堪比我父親書房的藏品,風格迥異,怎麼可能出自一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