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
朱元璋已經有預感會不少,畢竟去年正是因為鬆江特區的幾百萬兩彌補了朝廷國庫的一部分虧空,今年應該會更多。
但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
要知道,大明朝廷一年的稅收合並其他收入不過才兩千多萬兩,現在鬆江一個特區就占了一半。
這如何不駭人聽聞?
難怪就連揚州城的勞動力都被這邊吸收了,揚州城就算再繁華,拿什麼和鬆江特區比?
就是京師也不行。
一個地區就占了一個國家一半的收入,這放眼曆朝曆代也都是絕無僅有的。
事實上,自從打開海外市場後,鬆江特區的棉紡織業已經形成了一條成熟的產業鏈,進口棉花,生產成為布料,再銷售到全國各地,以及出口到周邊各大大小小的國家。
鬆江特區的布料因為量大便宜,所以在龐大的廉價布料市場可以說是沒有對手,所向披靡。
所到之處,當地的傳統布料市場都被摧枯拉朽般推倒,進而被鬆江的廉價布所占領。
可以說,除了大明國內,整個東亞地區,都在鬆江特區的控製之中。
而且隨著棉紡織業的急速發展,海外貿易也跟著被帶動起來。
而海外貿易同樣帶來了巨額的收益。
鬆江特區仿佛形成一個暴風眼中心,將周圍的一切都卷進來,而且越來越猛烈。
朱元璋能夠感覺到,鬆江特區正在往一個超級大城市發展……
……
從鬆江府回來,便又到了每年年底的小朝會環節。
在小朝會開始之前,戶部應該是最忙碌的部分,因為他們要統計大明朝一年的收支,以及做好來年的預算。
此時,戶部正在緊張的計算著,一本本賬本,堆滿了每一個戶部官吏的案頭。
當看到鬆江特區報送上來的數據時,統計的小吏以為自己看花了眼。
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當一千三百多萬的數據還是清晰的呈現在自己眼前的時候,他又開始懷疑,是不是鬆江那邊報錯數了?
“楊大人,您看鬆江特區報上來的這個數,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小吏捧著賬本向戶部尚書楊思義請教。
楊思義放下手中的筆,接過來定睛一看,身軀不由得一震……
喜歡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請大家收藏: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