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了老也幾日,待他狀況穩定,瑞陽軒也從風波中走出來後。
隋準去找了朱先生。
正如朱先生所說,他的母親有了輪椅,如今精神多了。
精神到父子打架,她還可以去拉架。
“你們彆打了!”
她將搖杆搖得像螺旋槳,隻差要起飛了。
衝過去一下撞閃了朱先生的腰。
沒想到朱先生名為清雅,行為不怎麼清雅。
腰閃倒下之前,他雙腿一剪,把一個半大小子給絆倒了。
“啊!”
“嗷!”
“哦!”
一家三代發出殊途同歸的怒吼。
“咳。”隋準覺得自己似乎來得很不是時候。
“朱兄,忙著呢?”
見到是他,朱先生極力按捺痛苦的表情,扶著腰,一瘸一拐走來。
“準弟來了,準弟坐,坐!”
叫人上了一壺好茶和幾盤點心。
半大小子是最皮實的,性格皮身子實,挨了一頓打,爬起來就伸手去摸點心吃。
結果被朱先生打了手,怒目而視:
“吃吃吃,溫書了嗎,就知道吃!”
小子委屈。
天天溫書,有什麼用。
這知識它不進腦子啊。
朱先生又將他恩威並施教訓了一頓,說一些要勤勉、要爭氣,要考上功名光宗耀祖之類的話。
把小子說得頭大如鬥,腳底抹油溜了。
氣得朱先生掀桌子:
“豎子愚鈍,家門不幸!”
隋準勸道:
“還是孩子。”
朱先生氣苦:
“讓老弟見笑了。為兄就這麼一個孩子,盼著他能夠有些出息,隻是……唉。”
哀歎完家裡事,朱先生問隋準為何而來。
隋準表示,想和他談一門生意。
“……瑞陽軒今後定能成為成陽縣最大的書肆,朱兄若能在此時襄助,今後瑞陽軒必定與你最大的好處。”
朱先生開了一間南紙鋪。
名品宣紙、好筆好墨,皆產自南方,故而售賣此類物品的鋪子,被稱為南紙鋪。
朱先生的南紙鋪,名為榮寶齋,是成陽縣最大的南紙鋪。
幾乎包攬全縣大大小小書肆的筆墨紙硯的供應。
隋準請求他與瑞陽軒合作,製裁如意書坊。
不要給那搞惡性競爭的貨供紙了,直接從供應鏈源頭上卡脖子!
朱先生沉吟半晌,麵色為難:
“準弟,不是為兄不幫你們。隻是,在商言商……”
沒有筆墨供應,如意書坊就是捏著再多的纂稿人,也出不了一本書。
他們一定想不到,自己還有這樣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