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稼人的手就是秤砣,眼睛就是尺。
這才割了半畝地,族長的心頭就火熱了。
他心裡頭記著呢。
往年割到這兒,頂多能捆三十多捆。
如今,背後這一紮紮的,足足有五十捆!
這下,他跟夜裡偷吃了雞似的,渾身是勁,恨不得一鐮刀割完二十畝地。
他迫不及待要看看,使了那肥料,到底能肥出多少。
由於族長要做個典範,他家先收的莊稼。
於是那田間地頭,都是來看熱鬨的,就是想親眼瞧瞧,施肥的地能多出糧食不。
族長這麼信誓旦旦的,他打自己的臉不。
一開始,大家還沒愁出啥,但是一畝地割完,大家咂摸出味兒來了。
人家一畝地堆一個垛子。
族長家一畝地,堆了兩個?
“不能夠吧?指定是這畝地去年沒有種,緩過來了,多出了些糧。”有人爭辯道。
但這話,有人信也有人不信。
便是去年歇了地,來年能翻出一倍來?
誰家也沒見過這樣的事。
真要這樣,老祖宗都要從墳地裡爬起來耕兩畝。
如此一來,之前那些信得過隋準,也往家裡不少地施肥的,心思活了。
熱鬨也不看了,悄著從人群中擠走,一路小跑回家。
回了家,關上門,就火急火燎地跟自家婆娘說:
“快快快,準備家夥,趕緊下地裡割莊稼去!”
婆娘還給他白眼:
“急了慌張啥?昨兒不是才說嗎?這莊稼還有點嫩青嘞,過兩日黃透了再說。”
“你這漢子,還真是想一出是一出,靠你能成啥事。”
漢子急了,直跺腳:
“哎呀,你這婆娘,你不懂。”
“你是沒看見,族長那一畝莊稼,能收多少糧食?”
“彆說過兩日了,就是一夜也等不得,趕緊的,今晚,趁黑,連十歲的狗子也得跟下地去!”
不怪他緊張。
但凡有點腦子的,看族長多割幾畝地,也該琢磨出來了。
這肥料配方,真有用。
如此一來,那些當初不肯相信,或者不敢冒險,少用肥料甚至不用的,豈不悔死了?
這還不打緊。
關鍵是,誰家肥料使得多,一下就惹人眼紅。
這漢子家,一共就二十三畝地,十九畝用了肥料。
要是收成真的翻個個兒……
他不成了人家的眼中釘了?
不搶著收回來,指不定礙著誰的眼,莊稼就被糟蹋了。
於是,當天夜裡,漢子全家上陣,連最小的孩子都拿了鐮刀,摸黑往田裡去。
就想著悄無聲息地,把大事給辦了,省得人看著眼熱。
誰知,才走了沒兩步。
發現那路上,偷偷摸摸的,黑影晃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