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轉眼到了過小年。
所有人都為了過年而準備著。儘管北風更緊,寒潮更甚。
為了維持屋內的溫度,除了火炕不間斷地燒著,白天堂屋裡還生火盆。
大家幾乎所有的活動都在西炕房內。
就著就著過年的工夫,爺爺也將林語從王叔家買回來雞都殺了,掛在了廚房的房梁上。
房梁上掛了不少的臘魚臘肉臘腸,大眼兒一看就知是個殷實人家。
姑姑整日忙活,姑父建議姑姑去鎮上房子裡清掃一下,準備好回自家過年。
姑姑沒理他,姑姑和弟弟妹妹都紛紛默認這個年要在林老頭家過。
無他,隻因為這炕房實在是深得人心。
炕燒的足,身上都不用穿那麼臃腫,伸不開胳膊,非常自由。
兩個小孩都喜歡這樣的自由。
比鎮上冰窖一樣的屋裡可好多了。
而且林語還把空間做肉乾的簡易鐵爐子搬了出來,放在炕灶旁邊,續上煤,終日都有熱水可用。
廊簷下的柴火已經燒去了不少。
不過沒關係,有林老頭這個愛往家裡攏柴火的,院子裡頭沿著院牆,還多的是柴火。
一時半會根本燒不完。
為了不使自己的秘密暴露於人前,林語再不會輕易從空間往外拿任何物資。
如果不出去采購就有永遠吃不完的蔬菜和肉蛋,任誰都會發現林語有問題。
所以林語平時比較謹慎。
隻要不出門就不會隨意往家裡添置物資。
林語盤點過,家裡的糧食最少能供一家人吃兩年。其他物資眼下已經是過分的充足。
除了林老頭,對於林語那是過分的相信。縱然發現了不少馬腳,但是就一副難得糊塗的樣子。
林老頭也有自己的小秘密咧。
林語知道,廚房的大水缸旁邊的摞的豆腐箱套之下,是個不小的地窖,裡麵藏滿了糧食。
林老頭沒說,林語就當不知道。
有時不得不佩服老農民的智慧和直覺。
二十四這日,姑姑正帶領著全家在家裡搞大掃除。
姑丈依舊吃了早飯就出去應人的約。
大中午的,大家吃了個快手麵。
表妹看爐子燒水,表弟掃塵,林語拾撿,臟的,破的,爛的,能燒的都當柴火,不能燒的丟掉。
姑姑負責重新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