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把肉放在籃子裡,又朝供銷社的調料櫃台走去。
她和顧野從顧家分出來,什麼調料都沒帶出來。
這些日子顧野做飯用的鹽,還是從醃菜上刮下來的。
新房估計要一兩個月才能建好,在這之前,她可要把必需的東西買好。
賣調料的是個大嬸兒,麵前擺了幾口大缸,裡頭傳出一陣陣的醬香。
江雪咽了口口水,指著缸開口。
“嬸子,我要一斤醬油,一斤醋,一斤料酒,一斤香油還有兩斤大豆油。”
那大嬸兒一聽江雪要這麼多,樂得不見眼。
“喲,姑娘,你要這麼多呀!”
“你帶瓶子了沒?拿出來嬸子給你打。”
江雪尷尬地笑了笑,“嬸子,我沒帶玻璃瓶,你這裡賣玻璃瓶嗎?”
那大嬸兒愣了下,“有是有,隻不過有點貴。”
她從櫃子裡拿出五個乾淨的玻璃瓶,遞了一個給江雪。
“姑娘,這瓶子一塊一個,你要不要?”
江雪翻翻自己的錢袋子,吳塊錢,她還掏得起。
裝吃的的東西,必須得是乾淨的。
這個錢,省不得。
她把調料和玻璃瓶的錢一起遞給那大嬸兒。
“嬸子,我都要了,您給我裝上吧!”
那嬸子見江雪這麼爽快,自然是沒有二話。
她把江雪要的東西都灌得滿滿的,封好口後,裝進了江雪的籃子裡。
江雪到了聲謝,也就拎著東西離開了供銷社。
她翻了翻籃子裡的東西,覺得還是少了些什麼。
少了隻能下蛋的母雞。
七十年代,普通人家沒有肉吃是常事。
但是為了補充平時的營養,有條件的人家都會養隻能下蛋的母雞。
每天的那一個雞蛋,要麼給正在長身體的孩子。
要麼給懷孕的女人補身子。
而在他們家,雖然既沒有小孩兒也沒有孕婦。
但江雪還是想養隻母雞。
每天那一個雞蛋,她和顧野分一分。
營養跟上了,對身體也好。
想到這兒,江雪拿外套蒙了頭,邁步向黑市走去。
一進黑市,江雪就看見一個雙鬢斑白的大爺麵前,放著隻竹編的籠子,裡頭關著隻極其精神的老母雞。
江雪直奔那大爺而去,她掀開竹籠子看了看。
“大爺,你這雞怎麼賣的?”
那大爺不舍地摸了摸母雞的頭,“這隻雞十塊錢,不講價。”
江雪看這母雞羽毛油光水滑,一看就是精心養著的,忍不住開口。
“大爺,你這雞養的真好。”
那大爺眨了眨乾澀的眼,扭過頭去不敢看雞。
“要不是我兒子等著錢看病,我才舍不得把秀秀賣了呢!”
他抬眸看向江雪,“你要買嗎?”
江雪點點頭,掏了錢遞給那大爺。
那大爺收了錢,依依不舍地把籠子推到江雪麵前。
“你要好好對她,秀秀之前隻吃玉米,你如果可以的話,也給她喂玉米吧!”
“我怕她吃不到玉米,會鬨脾氣不乖乖下蛋。”
“秀秀很能下蛋的,你隻要對她好,她會很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