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完全仇視世家與豪強的國家,尤其是他們這些讓陳朝滅亡的士族豪強。
其實陳朝的時候,他們還都是陳朝的官員。
隻不過後來幾個最頂級的世家天下的世家豪族將陳朝給滅了,然後瓜分了天下,他們這些前朝老臣因為年齡過大,再加上天下格局的改變,家族需要留一些底蘊。
所以便隱居了起來,而今陳朝複起,來勢洶洶,他們可坐不住了。
主要是這位新的陳國皇帝不再遵循之前的規則,完全另立了自己的新貴,而且還改變了之前的官職體係。
陳國的官職體係他們從來就沒有聽說過,也沒有前朝的先例,完全是獨自開創的。
當然了,六部製度在其他國家也有,隻不過沒有陳國的成熟。
而且陳國也不是真正的照搬三省六部製,陳昊隻是結合了後世的經驗,將原來六部的職權拆分了開,組成了一個個更加細分,但是又跟六部地位平行的部門。
而且這些部門的職權會因為陳國的強大而變大,歸屬於六部的話,六部尚書的權利就會過大,這對陳昊來說不太好。
分化了權利之後,就可以專業的人管專業的事情,能夠簡化某一些部門行政步驟,提高效率。
不過其他國家暫時還學不來陳國的這一套,他們也不會允許陳國這樣的製度在他們國家出現。
因為陳國的部門太多,官職太多,這樣會更加的削弱最上層的那些人的權利。
而掌控大權的人,往往都是最頂尖的那些世家大族的人,他們會願意將到手的權利細分,成立一個與他們平起平坐的部門,然後再將權利分給其他人嗎?
這是不可能的。
正如某一些皇帝,取消了丞相製度一樣,他們都希望權利掌握在自己手中。
就算後來明朝出現了內閣,但最開始的內閣不過隻是皇帝的顧問。
有丞相的部分功能,但在權力上他們可比丞相差遠了。
但是到了明朝中後期,內閣首輔還是掌握了不少相權。
可是內閣中可不是首輔的一言堂,還有其他閣臣的牽製與製衡,除此之外明朝的皇帝就算二十年不上朝,到處跑到處玩,有內閣在,整個國家依舊能夠保持運轉。
而皇帝並不會因此就失去權利,依舊可以在內閣,或者某個權臣權勢滔天的時候,隻需要一道聖旨,便可以將其誅殺。
前來攻打夷陵的並非隻有熊非一個人,還有兩名半聖。
儘管熊非是通過非常極端的手段奪取了楚國的皇位,但如今楚國的困境讓楚國的這些世家豪強們不得不暫時承認他為楚國的皇帝。
其實說起來,熊非還得感謝陳昊,感謝陳國的進攻,不然楚國一定會出現內亂,他這個皇帝不會這麼快就坐穩這個位置的。
儘管隻是佯攻,但江陵和夷陵麵臨的壓力都不小,兩邊都至少麵臨了三名半聖強者的攻擊。
不過有黃煦和陳駿,依靠著城池的防護陣,以他們的實力就算是三名半聖親臨進攻,也沒辦法短時間內將他們坐鎮的城池攻打下來。
但他們也就隻能被動防禦,聯軍讓一部分兵馬進入陳國腹地進行襲擾劫掠,他們就真沒辦法應對了。
不過好在陳國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切,已經做好了應對聯軍兵馬進入腹地的應對之策。
喜歡朕都亡國了,千古一帝係統才來?請大家收藏:朕都亡國了,千古一帝係統才來?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