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原著曾寫道,當年大唐名將李靖和高僧聯合破譯易筋經,而今諸葛武侯,又與高僧破譯洗髓經。
……
兩個半小時前,
楊過聽見天鳴禪師真要收自己為徒,知曉自己心中猜測,已然靈驗。
一旁的天鳴禪師也看到楊過臉色,猜出了楊過的想法。
“小施主,貧僧欲收你為我少林的俗家弟子。
“小施主大可放心,成為我們少林的俗家弟子,不必遵守清規戒律,更不必剃度穿僧袍。”
楊過聽見天鳴禪師為自己解惑,心中那塊大石頭才放下,隨即跪下行禮。
“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
“徒兒請起!”
覺明,覺能一左一右將,楊過扶起。
飯桌上楊過很有情商,陪著天鳴禪師,一行吃著素齋,通過談話也是明白了大師兄,二師兄的排名。
直至酒足飯飽,天鳴禪師與楊過交談,才發現雙方還不知道對方底細。
不過,楊過對於這種情況並不感覺意外,畢竟原著裡歐陽峰和楊過都不知道對方底細,結果楊過連蛤蟆功都學走了。
甚至洪七公隻知道楊過是歐陽鋒義子的情況下,連打狗棒法都傳了。
天鳴禪師,語氣不鹹不淡,開始進行自我介紹。
“徒兒,為師乃是少林的主持天鳴禪師!”
楊過聯想到原著劇情。
“嗯?不是少林方丈嗎?”
楊過的大師兄覺能出言打斷,語氣中並無責備,帶著幾分調笑之意。
“小師弟,你太想讓師父進步了吧?”
看起來憨厚的覺明也是開口。
“是啊是啊,小師弟。雖然都知道未來方丈肯定是咱師父的,但你也不能這樣說!”
楊過露出憨憨一笑。“是我太急躁!對了,大師兄,二師兄不知道你們的法號?”
“你大師哥我法號覺能!”
“你二師兄我法號覺明!”
這時老二覺明,撓了撓頭:“師父,小師弟怎麼排字?”
“我早已想好,小徒兒你在我眼裡簡直是塊好玉!美玉,瑜也。叫他覺瑜吧。”
楊過初聽倒沒什麼,仔細一想,怎麼聽著像絕育?
結合前後視記憶,發現絕育並非現代語言,楊過嘴角一抽,出言辯駁:
“師父,覺瑜是好,可音同絕育。要不換個稱呼,我想叫覺統!”
覺明聽見楊過要改法號,正準備出言反駁,卻聽見天鳴禪師開口。
“好!好名字。”
天鳴禪師心想,我的徒兒誌向倒是不小!
楊過機惠聰敏,又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