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尾島派出了三艘大船去接阮文安一夥的家小。
為了安全,去的三艘都是火器充足的大船。
從萬尾島駛到海防一路上都是主航線,海賊出沒的也多,萬尾島也怕有海賊糾集起來報複。
萬尾島此次海戰,連八艘大船聯袂而去隻逃出一隻大船的消息已經震驚了海賊的圈子。
哪裡還有人敢惹萬尾島的船,所以一路上都隻有漁船遠遠觀望,敢靠近觀察的都沒有一隻。
自京族三島向西一直到安南海防,路上海島眾多,大多數都是不知名的小島,也是海賊的易於藏身之所。
有些小島便是海賊集散之處,看上去是漁船停泊避風交易魚獲的地方,有時候便是海賊們交換信息補充給養的地方。
船隊尋了一個,將黎月風選出來的一個本家侄子放下去,讓他去打聽從萬尾島戰後放逐的那些傷員的行蹤,給了他一些銀兩和糧食,也不去管他了。
船上帶了阮文安的人指路,在下龍灣一處海島上找到了阮文安一夥人的家小。
船靠岸之後,阮文安的人上了島,沒過一段時間,島上就陸續有女人帶著老人小孩前來登船。
她們跟在阮文安他們後麵,也經常轉移,所以也沒啥固定的值錢的東西。
無非還有些糧食和衣服被褥之類。萬尾島也沒多富裕,自然耐心的讓她們都搬上來,能帶走的都帶走。
安南女人向來地位低下,既然男人派船來接,那就去,也沒啥吵鬨。
於是,很順利的開始返航。
“秋浦號”,對,蒸汽機船已經被沈雲峰起了一個家鄉河流名稱命名的新名字,就叫“秋浦號”。
煙囪最終還是沒有按照沈雲峰的意見拆掉,沈鬆來了之後,堅持要保留,因為他要試試蒸汽機,那就不能沒有煙囪。
最後采取的辦法是去砍了很多的樹枝,插在了煙囪上,冒充一大樹。
把萬尾島和巫頭島所有的破漁網都找來了,砍了許多小樹枝插在漁網上,蓋在船上,有點後世迷彩的味道。
沈雲峰看著不倫不類的“秋浦號”的偽裝,心想,就這樣吧,掩耳盜鈴就掩耳盜鈴吧。
反正島外主航道是看不到這裡的,岸上不在意也看不到,除非就待在海邊上才能觀察到。
遷海令之後,離海岸線三十裡不讓住人,也不讓下海,基本也沒人過來。
偷偷下海的也都在防城縣縣城附近或者東興附近,太遠了,對那些偷偷下海捕魚或者經商的人來說,也不經濟。
沈雲峰看看巫頭島和萬尾島之間的海溝,歎了口氣。
海溝寬度是足夠了,但深度還是不夠,等以後有手段了,還是要把這裡挖深一點,弄個隱蔽的停靠點,也為未來造船做船塢做準備。
這之前,必須把蒸汽機弄出來,隻有蒸汽機才能把這海溝的水給抽乾。
那幾台手扶拖拉機上的柴油機可不敢弄出來在這裡用,畢竟不是這個時代的科技。
被有心人知道了,那就是等於財露了白,就像寡婦把門開著睡覺,等著人來弄了。
田虎每天帶著人轉移著海賊,劉永浩去接阮文安那邊的家小,沈鬆和沈濤濤則每天研究“秋浦號”和蒸汽機。
沈雲峰也沒回“豐南號”,畢竟還有那麼一批普魯士人關押在巫頭島,還要看下一步怎麼處置。
沈雲峰也沒閒著,他感興趣的很多,普魯士人的船上也有防身的火器,隻不過當初因為船隻失去動力後,與海賊作戰毫無意義,隻會死人,所以沒做反抗。
黎月風的人也因為用不順手,那幾把普魯士人的火銃也就在船上放著。現在放在沈雲峰麵前。
普魯士人的火銃要比“豐南號”的先進一些,很明顯都是依賴了底火。
可以燧隧發的火器,火藥的配方也不一定相同,這些都要帶回“豐南號”讓柏有誌去研究。
沈雲峰更感興趣的是阮文安買來的“火油”,他幾乎能確定這就是原油。
如果婆羅洲真的產原油,能夠大量弄來,那就可以生產煤油了,這可是好東西。
如果在世界還沒認識到石油的作用前,能夠掌握到石油的資源,那麼未來就光明了許多。
隻要能把石油弄到手,能分解出柴油,製造出最簡單的四衝程單缸柴油機,那簡直就是超越時代幾十年了。
婆羅洲雖然遠隔著大海,但總比穿越大清大半的國土去大慶或者陝北去開采石油和天然氣方便。
憑他們幾個大專生,也沒那開采技術。
婆羅洲既然能發現這種火油,說明原油埋藏的肯定很淺,憑著現有手段就可以開采到。
所以,一定要有船,有大船,去婆羅洲。
沈雲峰有點瘋狂的想著,但,這也隻是想著,實力目前還不允許。
劉永陸按照沈雲峰的勾畫,在海灘上準備建設炮台,但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計劃,萬尾島基本都是沙土,沙灘上沒法生根,除非用鐵簽打地基下去,把炮台建在地基上。
建地基,也是沒有材料,片石這玩意在京族三島也很少見,隻有海邊偶爾可見的卵石,這玩意用石灰糯米漿粘著砌牆湊合,但當地基是不行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