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大明:我崇禎絕不上吊》最新章節。
李自成沒有話,臉色逐漸變得陰沉。
這番話若是從彆人嘴裡出來,他肯定就拔刀了!
可是,李岩則完全不同,此人擅謀略,考慮事情較為全麵。
誰都知道忠言逆耳,誰都喜歡聽奉承的話。
自從**之後,很多人對待自己的態度也發生轉變。
以前很多敢的話,現在都不敢了。
隻有李岩依然敢於直言,這份堅持確實難能可貴。
李過搶著道:“我大順將士浴血奮戰至今,豈有半途而廢之理?況且,我大順與大明已是不共戴之仇,何來並立之?”
李自成拍了拍李過的肩膀,示意他往後稍一稍。
隻見他緊緊盯著李岩,問道:“先生究竟有什麼顧慮?”
李岩深吸一口氣,緩緩道:“臣以為,朱明王朝雖然腐朽不堪,可是,這下真正的大患,實則在於關外建奴,我大順與大明再怎麼鬥,畢竟都是漢人,都是同一個祖宗,關外建奴則不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陛下不妨試想一下,我們跟崇禎打的你死我活,最後拚的兩敗俱傷,對於關外建奴而言,豈不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倘若建奴趁虛而入,對中原百姓而言,將是滅頂之災。”
“再者,若真的無法攻克京師,不妨退而求其次,割據一方,保存實力,以待時機,亦不失為一種策略。到那時候,我大順在名義上尊大明為正統,實則自成一國,暗中積蓄力量,日後依然有機會一統下。”
“先生所言,我李過不敢苟同!”
李過再也忍不住,騰地站起身,道:“我大順民心所向,命所歸,既然已經**建朝,如何能輕易言退?”
李岩神色依舊平和,緩緩道:“治大國如烹鮮,需得火候適中,方能成就大事。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下,但民心並非一蹴而就,亦非永恒不變。”
“武王伐紂,周之所以能夠取代商,不僅僅是因為民心所向,更在於他們懂得審時度勢,積蓄力量,等待最佳時機。周文王在位時,便已推行仁政,廣納賢才,暗中積蓄力量,最終由周武王一舉推翻商紂王,建立八百年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