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入關後,南明政權給了鄭芝龍正式的職位,在此之前,他的身份隻是個海盜。
由於大明朝後期內憂外患,根本顧不上東南沿海,再加上東印度公司的擴張,鄭芝龍開始發展自己的走私團體,與之對抗。
其實力覆蓋南洋各國,麾下更有混雜漢人、日本人、朝鮮人、南島語族、非洲黑熱各色人種高達二十萬饒兵力,擁有超過三千艘大、船隻的龐大艦隊。
崇禎元年,工科給事中顏繼祖奏折寫道,海盜鄭芝龍,生長於泉,聚徒數萬,民不畏官而畏盜。
大明朝廷還在疲於應付農民軍和後金,便下旨將其詔安,官拜都督同知,主要職責就是為明廷守備沿海以防海盜倭寇和洋人進攻,率軍討伐其他海盜力量,包括李魁奇、鐘斌,至崇禎十七年,已經晉升為總兵官。
鄭芝龍雖然成為大明官員,卻繼續我行我素,剿匪隻是為了肅清除自己以外的其他海盜,從此海氛頗息,通販洋貨,皆用鄭氏旗號,無儆無虞。
如此龐大的艦隊,肯定有火炮,可是,佛朗機炮屬於稀罕玩意,大明買過來主要為了研究和改進,這才不計成本,若論實戰效果,比起尋常火炮的區彆其實並不大,鄭芝龍買這玩意就很奇怪,莫非他也想搞個科學院出來?
朱由檢思索許久,道:“順著這條線索繼續追查,朕要知道鄭芝龍搶這批火炮的真實目的。”
“陛下,臣這裡還有一封密奏!”
駱養性又拿出一封信,躬身遞上去。
朱由檢有些疑惑,有什麼情報,一起拿出來就好了,為何還要分開?
“咦?”
他打開後看了一眼,忍不住咦了一聲。
這封密奏的內容簡單粗暴,乃是潛伏在南京城的錦衣衛暗探,查到南京稅銀有六十萬兩白銀的紕漏,各種線索都指向兵部尚書史可法,而且,還查到史可法曾派人去沿海,與洋人有接觸。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