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眼紅的很!
目前而言大明官俸低一個原因是明初物價水平比較低。
朱元璋又出身貧苦,所定薪俸標準在他看來已足夠維持良好生活了。
普通官員隻要不出去花天酒地,養活家小還是可以的。
但隨著大明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物價的上漲,他定下的薪俸水平越到後世顯得越低,可作為祖製又不能更改。
另一個原因是,明代以兩稅為正賦和主體收入,可來自農業經濟的兩稅帶來的財政收入水平並不高。
後代皇帝為了擴大統治基礎,極大增加了科舉名額。
需要大明財政供養或補貼的官員、候補官員甚至官學學生的總人數遠超以往朝代。
這樣單個官員的薪俸水平,就不得不壓得很低。
想要搞成大宋那種小官都有許多官俸,朝廷沒那麼富。
朱元璋覺得目前這批官員依靠俸祿是能活下去的,而且還能養活家小。
他吸取了宋代財政的教訓,更多地傾向於一個原則,即設法降低財政成本。
在明代以前,因為存在著公廨錢、公廨田或職田等提供的利息或地租收入。
官府的公共收支與官員的個人收支混在一起。
所以那時官員挪用甚至盜取公共收入在表麵上看不出來,也不認為是貪腐行為。
但在明清時期,公廨錢、公廨田、職田都已經消失。
在製度上官員隻有官俸收入,超出官俸的其他收入都可視為貪腐。
你要想獲得高俸祿,那就升官,隻有好好給咱老朱家乾活,才能升官。
但朱元璋想的有些簡單,高官的位置總之是少的。
這樣的激勵手段實在是很難讓人提起興趣,因為不是誰都能跳腳就夠得到的。
而且中後期低官俸甚至不能維持海瑞這樣的清官的生活。
官員貪腐也因此有了更充分的動機與理由。
到底多少官俸才能讓官吏過上體麵的生活,讓他們既有工作效率又能保持廉潔,是沒法子在大明試驗出來的。
“陛下,我拿補貼來賞賜那些得不到朝廷俸祿的人,也是為了避免他們從百姓手裡撈錢。”
王布犁依舊是解釋了一遭。
他知道許多人都羨慕江寧縣縣衙,甚至有人被激勵後比他這個九品官的俸祿還要高。
雍正倒是搞過火耗歸公,遠超正俸,一般要高出一二十倍,甚至上百倍。
不過,在雍正帝之後,官員的貪腐現象不僅沒有消失,反而似乎愈演愈烈。
朱元璋嗯了一聲,他總是覺得下麵的人不知足。
朕努力維持建設大明已經非常勞心勞力了,可下麵的臣子大多都想要更多的錢財。
“妹夫,你當年說濫發紙鈔會讓錢不值錢?”朱標想起來這茬:
“是不是後麵紙鈔發的多了,官員的俸祿也會降低,亦或者大明有了許多銀子,給官員發更多的銀子,也會讓糧食的價格升高。”
“嗯,太子哥所言不錯。”王布犁捏著自己手中的銀子:
“像這種成色不好的銀兩,看似是一兩銀子,可你真要買東西,根本就沒法當一兩用。
而且大明剛剛立國局麵如此困苦,誰說往後就不能興盛起來?
那個時候官員的俸祿興許就會隨著物價的上漲,有些不夠花,造成更多的貪腐。”
胡惟庸很理解王布犁的話。
現在都有許多人給他送禮。
依照那些官員的俸祿,他們哪有這麼多錢來送禮啊?
更不用說後麵的皇帝性情忠厚,指定不會像當今天子這般張嘴閉嘴就殺人。
還說朕不是擅殺之人,全都是他們自己個找死,撞到朕的刀口上來了。
那就會造成更多的臣子,想法子搞錢。
當然了,這種話胡惟庸也不敢往外透露。
誰會輕易把自己的把柄暴露出來啊,接受禮物的時候又不是他親自收的,總之我沒叫他們給我送東西。
“錢錢錢。”
朱元璋重重的扔下一張牌:“錢多了也不行,錢少了也不行。”
“父皇,若是我們也跟大宋一樣,多經商呐?”
朱棣倒是聽聞過宋朝的商業發達。
“重商?”
沒等朱元璋發問,朱標率先皺眉頭了。
這顯然是與大明國策有著極大的差彆。
宋代初始,國家就基本上取消了過去王朝對商人在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上的歧視政策,承認士農工商“四民皆本”,特彆肯定富商大賈“為國貿遷”的作用。
流風所及,有不少官宦人家,甚至以娶到有錢商人家的女兒做兒媳婦為榮。
宋代還將經濟機會廣泛地向私人開放,允許和鼓勵商人進入生產和貿易等活動中。
在管理方麵,大宋也向有利於商業活動的方向發展,比如完全廢除了唐代定時定點的坊市交易製度,城市經濟生活完全開放。
朱元璋內心是有些看不上“積貧積弱”的大宋的。
他連漢唐舊土都沒本事恢複,連帶著皇室那般待遇,著實是丟臉。
要不是朱元璋攻克大都,把宋朝皇帝的腦袋給發現了,至今還是元人手裡精美的酒樽放在府庫裡呢。
“大宋為什麼把商業上升到國策的地步?”
王布犁把牌一推,吃了朱元璋的點炮,這才笑道:
“大宋處於國家的生存競爭當中,他連漢唐舊土都沒恢複,還要麵對強硬的少數民族建立的朝堂,必須想法子搞錢,才能擔負起養兵、養官、養民的職能。
光靠著那點土地收入,他們怎麼給得起歲幣啊?”
一直沒言語的汪廣洋終於開口:“陛下,所謂養兵,是說大宋不得不建立專業化的軍隊,人數多、組織和裝備程度高,以至於軍費開支龐大。
所謂養官,是說為了贏得讀書人的忠誠,宋代不得不對官吏采取優待政策,科舉錄取人數多,官吏數量大、俸祿厚、賞賜多,為此官俸支出極高。
所謂養民,是指宋代不僅繼承和發展了過去的荒政,儘一切努力用糧食救濟災民,還發展出“由胎養到祭祀”的福利製度,利用財政資金為百姓舉辦各樣福利。”
當然到了最後也變成了冗官冗兵。
尤其是許多當兵的,餓不死也沒法去造反,總之就是維持穩定。
“南宋的時候,它通過海路與阿拉伯商人從事著大量的貿易活動,其中香料是最重要的商品。
由此獲得的混合海關稅、官營外貿利潤、許可費的市舶收入,在避免南宋王朝財政崩潰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聽著汪廣洋、王布犁的接連解釋,朱元璋碼牌的手勢一頓:“這麼說,海上貿易如此賺錢?”
“賺錢。”
汪廣洋倒是沒白去廣東走了一遭,給與了朱元璋肯定的回答。
“其實陛下也可以看得出賬本,就大明同高麗這幾個月的貿易,足以賺到了不少的銀錢,用來補貼內帑。”
朱元璋點點頭,隨即又搖搖頭:“不對,既然大宋的商稅如此賺錢,可他們怎麼也滅亡了呢?
尤其是地盤越來越小,到了最後對於外族入侵根本就沒有多少還手之力,隻能被動防禦,無法北伐。”
王布犁能說北伐派都是被搞死了嗎?
由南往北打統一全國,那是有多難呐?
真以為真都是你朱元璋啊?
王布犁不知道要如何吐槽。
畢竟現在站在你麵前可是整個華夏曆史上由南往北打成功建立大一統王朝的獨一份。
許多南遷的王朝最終都走向了滅亡。
眾多臣子聽了這話,也不由的陷入了思考,該怎麼回答陛下的問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