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張彥口中得知了節度使的存在。
“節度使是哪個蠢貨設立的?”李世民覺得不可思議,這個節度使的權力大的離譜,軍政財一把抓,有這樣的嗎?
乾脆直接封個諸侯王多好。
李忱唯唯諾諾的:“是玄宗皇帝設立的。”
“玄宗?”李世民不理解。畢竟在李隆基以前,沒有玄宗這個廟號。
“說一下諡號。”李世民有些不耐煩,竟然觸及到了知識盲區。
“是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李忱根本不敢隱瞞。
“什麼?”李世民再次傻眼,又觸及到了知識盲區。
李忱看出了李世民的疑惑:“太宗,您的諡號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天幕空間中,張彥笑噴了,也對,諡號是從李世民之後才開始崩的。他不知道很正常。
“這是誰定的。”李世民想捶人。
春秋時期,孔子一臉複雜:“說李世民是文皇帝可以,武皇帝也合適,但是這個孝?”
孔子表示不認同。
李忱看著麵色鐵青的李世民也有些心虛:“是玄宗皇帝。”
李世民的諡號不止改了一次,隻不過最後定下的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改回去。”李世民一錘定音,他為廟號撥亂反正了,結果諡號又毀了。
“那太宗皇帝,是改回文皇帝嗎?”
“對。”李世民挺喜歡‘文’這個諡號的。
李淵以武立國建立大唐,他順位繼承以文治天下就挺好。你彆管他那太子之位是怎麼來的吧。
就算說破天,他也是先被封為太子,之後繼承皇位的。
李忱這邊心驚膽戰的,節度使那邊也好不到哪裡去。
本來天幕一出,人心向唐,結果時空通道一開,太宗降臨,天下百姓更加向往大唐了。
那些造反的節度使悔不當初,不過無論如何都要去長安了,不然等貞觀時期的兵馬一到,那就難說了。
這也不用等聖旨了,畢竟天幕一直在直播,你等聖旨到了之後再去,和自動去請罪,意義不一樣。
“還有,香積寺之戰是什麼時候的事?”李世民可沒忘記那場慘烈的戰鬥。
看著一直握著天子劍的李世民,李忱覺得自己後背發涼:“是至德二年。”
“皇帝是誰。直接說名字。”李世民已經不想問廟號和諡號了,心累。
“李亨。”李忱心裡苦,隻能委屈祖宗了,畢竟麵前有一位更大的祖宗。
開元時期,李隆基怒了:“來人,把李亨帶過來!朕要讓他給祖宗賠罪!”
“具體發生了什麼?”李世民有些不耐煩。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叛亂,香積寺一戰就是那場叛亂中的戰爭,那場叛亂持續了八年。”
“天寶是誰的年號?”李世民握劍的手更加用力了。
李忱渾身顫抖:“唐玄宗,李隆基。是太宗皇帝的曾孫。”
開元年間,李隆基已經傻眼了,怎麼會是他?
“知道了。”李世民很平靜,但是隻有李世民自己知道他有多憤怒。
喜歡掌握天幕,行走萬朝請大家收藏:掌握天幕,行走萬朝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