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妃沒眼看了:“你都當爺爺了,正經一點。”
【鄭和在永樂三年到永樂二十二年先後六次下西洋,宣德五年,這也是鄭和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下西洋。】
【在第三次下西洋時,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對鄭和船隊表現出了敵意。】
【鄭和察覺後離開該國。但是返回途中,亞烈苦奈兒竟然設伏襲擊鄭和。?】
【這次襲擊惹惱了鄭和,番邦小國竟然襲擊天朝上國,如果就這麼灰溜溜的回去,鄭和就沒臉見人了。】
【隨即,鄭和帶著兩千精銳突襲錫蘭山國王城。】
【一戰生擒國王亞烈苦奈兒及其家屬,錫蘭山國軍隊見國王被擒,紛紛投降。】
始皇時空,嬴政表示不理解:“你這錫,,,錫什麼國為了什麼?不挨打受不了是吧?”
原諒始皇帝記不住番邦小國的名字。
朱元璋眉頭一皺:“給咱去找,看看咱的洪武朝有沒有這個馬和。”
【在鄭和第四次下西洋時,蘇門答臘國發生政變。】
【鄭和本不想管這種事,但叛軍領袖蘇乾剌率數萬人攻打鄭和的船隊。】
【這就是給臉不要了。】
【隨後蘇乾剌喜提大明單程旅遊,在大明京師被處決。】
永樂時空的朱棣眉頭一皺:“哦,想起來了,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奪權就奪權唄,非要惹朕的水師。”
原諒朱棣健忘,這種小事,朱棣自然不可能記得那麼清楚。
【接下來是大唐使臣,其代表人物便是王玄策。】
剛剛回到貞觀時空的李世民眉頭一皺:“怎麼還沒找到王玄策啊?”
【貞觀十五年,摩揭陀國國王屍羅迭多派出的使臣跟隨玄奘法師來大唐上表,表達了其想朝見大唐皇帝的願望。】
【李世民收到來信很高興,因為,隋煬帝曾派裴矩聯絡過西域各國,但是始終沒到過天竺,但是在大唐,玄奘法師取經之事彌補了這個遺憾。】
【於是李世民下令梁懷璥跟隨摩揭陀國使臣回訪。】
【隨後的幾年,兩國繼續交流,屍羅迭多十分恭敬,每次都前往郊外迎接大唐使臣,並把詔書舉過頭頂,頂禮膜拜。】
【而且屍羅迭多多次派遣使臣朝拜大唐。】
三個時空的李世民皆是一頭問號,不明白王玄策為什麼要滅了這個國家。
【時間來到貞觀二十二年,意外發生了。】
【這一年,王玄策作為正使,受命與副使蔣師仁出使摩揭陀國。】
【屍羅迭多死了,摩揭陀國發生了叛亂,阿羅那順篡位自立為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