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著筆鋒下的詞句,再瞅瞅趙元。
也像發現了一個怪物,震撼中飽含著深深的敬畏。
因為這是真的信手拈來,絲毫沒有受到之前風波的影響啊!
事實上,這不過是趙元因為蘇曉蝶而忽然想起了一個女子。
也正是那女子才讓他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剪梅這首詞,隨手便寫了出來!
但在彆人眼中,卻是他筆鋒不停,整篇詩詞一氣嗬成!
是以隨著筆落詞現的刹那,眾人愈發覺得震撼,全場鴉雀無聲!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是一首彆情之作!
雖然寫的並不是現在,但借景抒情的筆法之巧妙卻讓人驚歎。
字裡行間人景情意的表達,更是堪稱完美妙到毫巔,讓人不敢隨意品評!
仿似隻要品評便會破壞了詞句意境,就是對詞作最大的褻瀆!
方才還在與人鬥智鬥勇,現在卻寫出了細膩婉約的動人詞作?
如此不受環境情緒左右的驚世才華,當真稱得上是絕世無雙!
這一刻,就連蘇曉蝶也是黛眉微挑,大眼骨碌碌直轉!
她已經隱約感受到這首詞作和她並無多大關係,但還是忍不住滿眼期待地詢問道:“敢,敢問公子,這首詞也,也是為我而作?”
應她的要求,趙元隨性作了這首詞。
尤其詞裡提到的蘭舟,更讓她聯想到了樓船畫舫上相遇的一幕。
但奇怪的是,就算趙元和她互生好感,也遠不至於達到此情無計可消除的境地吧?
然而趙元並不知道蘇曉蝶跌宕起伏的內心變化。
當即搖頭表示,是因為忽然想起了碧雲天詞作那次,在天香樓門口遇到的那個女子。
他不過是忽然想起了那女子驚鴻一瞥的絕世姿容,有感而發罷了!
此言一出,蘇曉蝶登時愣住,竟不知是該難過還是歡喜。
與此同時,人群裡的方彤,也早已是雙頰微紅,同樣滿臉的呆滯。
甚至就連縣尊方明德也有些傻了眼。
他看著趙元的神情反應,再瞅了瞅驚愕呆住的方彤,滿臉的疑惑和不解!
因為他清楚地記得,方彤和他說過之前在天香樓撞見過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