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解決了吃飽飯,桌子上麵天天有肉這個問題。
陸遠又開始關心起,怎麼讓家裡幾個女人吃得有滋有味。
既要吃飽更要吃得有營養。
孜然和辣椒麵屬於七八十年代,北方難得一見的高級調料。
至於薑黃,不但能夠增加鹵味的種類和口感。
而且還能擴大經營。
將單一的紅鹵,擴大到黃鹵。
正當陸遠尋思著過段時間搞些雞鴨鵝,嘗試著調製黃鹵之際,餘光看到趙大爺臉色有點古怪,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
當即,陸遠不假思索道:“趙大爺,您是不是想出去走走?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介紹信,路條,全國糧票這些問題包在我身上。”
有一說一。
陸遠對趙大爺的了解其實不算多。
隻知道趙大爺年輕時闖過十裡洋場,後來不知遇到了什麼事,人過中年返回家鄉生活。
留在陸家莊,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靠的趕山采藥,通過中醫和陰陽五行方麵的手藝,幫助當地人排憂解難。
成為十裡八鄉不可或缺的人物。
不承想,趙大爺會在南方有朋友。
趙大爺的老友有能力搞到稀缺的調味料,可見老爺子的人際關係,比陸遠想象的還要廣大。
或許是觸景生情。
又或者是摘掉了封建殘餘分子的帽子,想要出去看看外麵的世界。
這年頭鄉下人出遠門,可謂是難如登天。
介紹信,路條,各類手續多如牛毛。
不過再難辦的事情,陸遠要幫趙大爺辦到。
不為彆的,隻因趙大爺將陸遠一家當成親人對待。
毫無保留地傳授陸遠中醫,狩獵,趕山方麵的經驗。
“孩子,老夫的確有事相求,說出來你彆生氣。”
“趙大爺,到底什麼事呀?”
陸遠納悶道。
趙大爺臉色複雜道:“能不能把你家未來的孩子,過繼一個給我們趙家。”
“啊?!”
此話一出,陸遠瞬間瞪大了眼。
見此情景,趙大爺連忙解釋道:“你彆誤會,大爺的意思是……是……唉!”
講到這,趙大爺長籲短歎。
“老夫今年七十有三,說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
“我這一生無兒無女,本沒什麼可牽掛,可是最近經常夢到過世的父母,或許他們的在天之靈,埋怨老夫即將斷了我趙家祖輩傳來的手藝。”
最近一年,趙大爺發現風向似乎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一些人和事,都在發生變化。
換成幾年前。
彆說公社主任,就是縣裡的領導都不敢給趙大爺摘帽子。
封建殘餘分子的帽子被李文斌摘掉,證明混亂時代可能真的要過去了。
如果未來的日子變好了,趙家傳下來的手藝,也許就有了用武之地。
陸遠和夏荷年紀輕輕,以後的孩子肯定不止妞妞一個。
不論男女。
趙大爺希望陸遠能將第二個或者第三個孩子名字,跟趙大爺的姓。
人死如燈滅,原本也沒啥。
可是一些傳內不傳外的本事,也要跟著他一塊進棺材。
最近半年,趙大爺將不少手藝傳給陸遠。
但是說一千道一萬,陸遠姓陸不姓趙。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