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往一樣,今日的供銷點依舊是人滿為患。
陸遠當眾宣布大量收購各家的山貨。
村民們送多少,陸遠收多少,前提是必須保證質量。
木耳,榛蘑,各類野生菌,野菜。
通通可以用鹵湯鹵製成色香味俱全的鹵菜。
正如趙大爺所講。
供銷點的傳播力非同一般,儼然成了僅次於村委會的大喇叭。
第二天一早,一大群村裡人找到陸遠。
將家裡剩餘的山貨全部送了過來。
秋木耳,猴頭菇,鬆茸,雞腿菇,黃花菜,刺老芽,刺五加,口蘑。
種類多種多樣,過來送山貨的村民們你爭我搶,恨不得馬上就能將這些山貨變成錢。
“大家夥彆著急,今天送來的東西,我全都要,先排好隊,一個一個來。”
“那誰家的,你要是再往裡邊擠,就把你的東西拿回去。”
“哎哎哎,彆動手!”
陸遠忙得焦頭爛額,自家院子的大門都要被擠垮了。
幸虧有趙大爺幫忙。
若是僅憑陸遠一個人,非得出亂子不可。
很快,男女老少們在趙大爺組織下開始排隊。
分彆將東西放在陸遠麵前,陸遠拿著紙筆登記造冊,現場稱重給錢。
價格參考以往的公家收購價,在此基礎上一斤多給一毛錢。
鄉裡鄉親,該照顧的還要照顧。
和總體利益相比,多給一毛錢也虧不了。
最多是少掙一點點。
趙大爺和陸遠從早上一直忙到下午三點多鐘,足足收了四百斤山貨。
看到外邊沒人了,陸遠搬來凳子放在趙大爺身後,笑道:“趙大爺,今天辛苦您老了,您先在這歇著,我進去弄兩個硬菜,咱們爺倆喝兩盅。”
“這感情好,去吧,我幫你收拾收拾。”
趙大爺看著麵前的十幾個籮筐,數落道:“亂亂糟糟的,一點章法都沒有,木耳和口蘑全都混到了一起,好多猴頭菇都沒有晾乾。”
和陸遠一樣,趙大爺也是閒不下來的人。
陸遠去廚房準備下酒硬菜,趙大爺一邊抽著旱煙,一邊將混在幾個筐裡的山貨分門彆類地收拾好。
廚房裡,陸遠打開白麵口袋,舀出幾瓢放在盆裡。
倒上涼水,擼胳膊挽袖子的開始和麵。
看趙大爺的架勢,恐怕還要再忙一會兒。
緊接著,陸遠從櫃子裡拿出裝有豬油的玻璃罐子。
春餅配鹵肉,卷在一起再來一口小酒,說不出的美。
順便再把晚上的飯菜做好。
做幾道可以卷餅的下酒菜。
半個小時後,廚房飄出陣陣誘人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