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六溪村”三個字刻在村口一塊大石頭上。一直跟著關揚找到提前聯係好的老鄉家裡,四個人都沒再說話。
“我還怕你們迷路呢!”說話的老鄉正是當時關揚等人借著輿論幫忙維權的萬平,“剛說讓承祖去村口迎一下,你們就來了。”
“坐客車來的,路上耽擱了點兒時間。”關揚應付著,把手裡提的禮物放在小院。
“來就來,帶這麼多禮物。”
萬平說著,從屋子裡搬出幾張凳子,“趕巧開飯,多吃點,晚上還有活動呢。”
“活動?鬼節有什麼活動。”
關揚小聲嘀咕——經曆過路上的事情,他說什麼也不想和今天這個日子再沾邊了。
“我們那邊聽到最多的是中元節晚上要早點回家,最好不要獨自出門。這裡不一樣,這兒好像真的把這個七月十五當成正經節日過。”
萬平的媳婦把一盤又一盤菜端上桌,又不讓淩岓幫忙。他隻好百無聊賴地看著坐在門口的萬承祖把一個個黃紙折成的元寶往紙包裡塞。
“正月十五天官賜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
對於薑泠神不知鬼不覺出現一事,淩岓早就習慣了。
“中元節除了要祭祖迎神,還是祈求安康順遂的日子。城市裡發展得快,很多習俗跟不上發展,就沒有什麼容身之地了。”
“看得出來。有的農村在傳承傳統文化這方麵做得是要比我們好。”淩岓點點頭,又饒有興趣地問,“這次見你,感覺你要比之前活潑很多,至少沒有上次那麼惜字如金了。”
“活潑?”薑泠一愣——從來沒有人用這樣的詞語形容過她。
“對,活潑。”淩岓也不猶豫,有什麼說什麼,“之前從湔山分開的時候,老鄭還叫你薑冰山來著。”
“薑冰山。”被起外號的人絲毫沒覺得被冒犯,她仔細琢磨著這三個字,心想:這算不算洪鐘說的“融入人群”的第一步?
“準備開飯啦!”萬平喊了一聲,打斷了兩人的閒聊。
菜已經擺齊了,可萬家人卻不急著上桌。
萬平和媳婦從裡屋抬出一張四四方方的木桌放在小院正中。身後的萬承祖捧著一尊神像,用紙巾擦了又擦,生怕沾上半點不乾淨的東西。
一碗自家釀的白酒和分放在不同的碟子中的各樣菜式被一同擺到神像麵前;再點上兩根蠟燭和三支清香敬在神像下的牌位跟前,桌麵上的布置才算完成。
萬平把自己的聾耳老父從屋子裡扶出來,一家人恭恭敬敬跪在地上朝著神像磕了三個頭。
“七月十五了,請老祖宗回家。”老人嘴裡念叨著,“老祖宗一定要保佑我萬家人丁興旺,多福少禍…”
第一次見這樣的場麵,外來的四個人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最後乾脆隨著萬家人朝神像鞠了三個躬。
“老萬,你們供的這是什麼神啊?”動筷之前,關揚看了神像好幾眼,總覺得在哪裡見過。
“家神。”萬平分好筷子,解釋道,“就像東北那邊的保家仙一樣,隻管一家子的願望。不過我們的家神就是老祖宗,不信其他的。”
“原來如此。”關揚看著那尊神像,絞儘腦汁也想不出來究竟在哪兒見過。
晚飯結束後,黃澄澄的圓月已經出來工作了。院外響起一陣嘈雜,萬平趕緊招呼妻兒和客人一起出去。
出了門,淩岓等人才發現,六溪村的男女老少似乎都在這支隊伍裡了。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