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梅有點著急。
急劇下降的營業額,令她坐立難安,“怎麼辦啊書韻?”
梁書韻坐在輪椅上,握住她的手,示意她彆急。
她想了想,她們的東西,在這裡之所以難賣,是因為替代品太多。
顧客既能在這家買,也能在那家買。
最後,顧客挑價格便宜的買。
她們的貨物,價格不比彆人的低,那麼她們就沒有賣出去的機會。
但這樣一來,她們和其他商家之間,又走上了拚低價的路。
大家都低價拋售,又在做空。
這和她想提高價格,大家一起做多的誌向,全然相悖。
既然是替代品惹的禍,那她得讓她的貨,無可替代。
她的東西獨一無二,她才有優勢!
她想了想,“曉梅,你知道附近,哪裡有小裁縫店,能快速繡花嗎?”
宋曉梅疑惑,“繡花?繡什麼花?”
梁書韻拿來紙張,給宋曉梅畫幾個花的樣式,“我們現在的貨,和彆人的貨,彆無二致。”
“這種貨在柳林路上賣,沒有未來。”
“就算能賣,最後也是拚低價賣。”
“我不想拚低價,我想把褲子改裝一下,變得有特色。”
“這個特色,就是我們的賣點!”
她們的牛仔褲,不是和彆家的牛仔褲,區彆不大嗎?
那麼,她在褲袋位置,用縫紉機繡幾朵顏色亮麗的花,讓她們的貨,和彆人家的不同!
宋曉梅為難,“這麼做很冒險。”
“如果顧客不喜歡,那我們的牛仔褲就廢了。”
這點,梁書韻也考慮到,“所以,我打算先試100件。”
“我們看看,當我們把顧客吸來,多少顧客能被這100件褲子吸引下單。”
“當不少顧客忍不住為它們買單,我們才加大規模做。”
宋曉梅仍皺眉,“可我們現在找不到縫得好,動作快的師傅。”
曹陽飛突然插話,“二位老大,我媽媽可以。”
他媽媽這些年,在弄堂口,擺縫紉機,替人修補衣服,偶爾也做些衣服。
因為做的是鄉裡鄉親的生意,所以鄰居們認識他們母子,願意幫助他們孤兒寡母。
也正是因為做鄉裡鄉親的生意,他才害怕被宋曉臣他們,抓去遊弄堂。
那樣他會很丟臉,還很難做人。
他媽媽也難做人。
宋曉梅滿眼驚喜,“真的?”
但她很快冷靜下來,皺眉說:“我們要又好又快。阿姨她……”她欲言又止。
她想問“是真能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