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滿囤恢複公職,要回學校當老師的消息不脛而走,正在收工的社員們紛紛圍了過來,打聽著,笑著向王滿囤祝賀著。突然,知青隊伍中,有一男兩女跑了過來,那兩個女孩子竟然哭了起來,說道:“王老師,你走了,我們該怎麼辦啊?那些課本,我們根本讀不懂的。”
王滿囤笑了,安慰著他們說:“大讓,你們幾個先自學著,我禮拜天不就回來了嗎,不懂的地方,再給你們說。”那個叫蕭大讓的男知青點著頭,那兩個叫扈晨曦、顧美娟的女知青,似乎還有些依依不舍,眼裡泛著淚花,她們知道,她們家的成分高,等排隊招工回城,恐怕是天方夜譚的事,或許隻有上大學這一條路可以走了。不過,王滿囤的複職,還是讓她們感到了希望,兩個女孩子終於擦了擦眼淚,大大方方地向王滿囤伸出了手,向他們的老師表示著由衷的祝賀,而所有的這一切,宋鄭馮都看在眼裡,嘴裡小聲地嘟嚕著:“還他娘的過禮拜天呢,這不是反革命,又是什麼?”
人們或許沒有在意宋鄭馮如何,張俊也早已從代銷店裡跑了出去,向她姥姥報信去了,知青們也興高采烈地回屋做飯去了,人們才漸漸散去。羅子七並沒有看宋鄭馮和王來賓的臉色,頭也不回地向寨子裡走去,王滿囤看了看蘇君成,蘇君成笑了,說道:“走吧,二弟,回家去,我也去看看俺小姑去。”說著,推起自己的自行車,也向寨子裡走去,王滿囤緊緊地跟了過去。
宋鄭馮小聲罵道:“狗臉貨,一個個狗臉貨,還小姑呢,這麼多年了,咋不來看你小姑呢?”原來,蘇君成也是濁岐鎮蘇家人,蘇子蓮並不是他親姑,而是隔了一輩的堂姑,不過,這個蘇君成,當時也是35團的兵,而且王廷玉還提拔他乾到3營政工乾事,自衛隊4中隊的中隊長,不過在抗戰後期和共產黨員李新治率領一個營起義,參加了八路軍,後來又改變成了中原軍區的一旅一部,李新治南下,他繼續留在田縣工作,被國民政府縣長王廷玉安排為田縣自衛大隊4中隊隊長兼隗鎮鎮長,後來率部起義,參與了田縣和平解放。
二奶奶家再次熱鬨起來,孩子們跳著、蹦著,大人們臉上也寫滿了笑意,田茂恩一個勁地說:“這後寨王家,就是出人才,放心吧,二嫂家這些孩子,早晚的事,哈哈哈,早晚的事。”王滿倉也開了一盒大白鵝香煙,給前來說話的鄉親們發著,羅子七走了進來,大聲說道:“娘,今天吃麵條吧,有客,君成表弟來看你了。”
蘇子蓮從灶房裡走了出來,說道:“好好好,我這就叫桂香、玉蓮開始擀,今天大人口,都一起吃了,來好,就彆開火了。”“還有我呢,二老太。”王鬆善媳婦也卷起袖子進了灶房,張俊也走了進去,卻被她妗子給趕了出來,嘴裡不住地嘟嚕著:“都怪你們,怎麼不教我擀麵條嗎?”說完,噘起了小嘴,眾人笑了起來。
蘇君成和王滿囤走了進來,手裡提著一包白糖,走到蘇子蓮麵前,把白糖順手遞給了身旁的王滿囤,鄭重地向蘇子蓮鞠了一躬,說道:“小姑,這些年,你受苦了,君成不孝啊。”蘇子蓮急忙過來,拉著了蘇君成的手,說道:“看你說哪裡話,小姑好得很,你們是公家人,忙得很,能記住小姑,我就心滿意足了,回去對你娘說,有空我去看望她,這濁岐鎮娘家,我都二十多年沒有照過麵了,是小姑不對啊。”眾人聽了,一陣唏噓。
田茂恩走了過來,說道:“那些事啊,以後再慮,君成,你過來給講講,是不是又讓學生考大學了啊,這麼著急讓滿囤回去教學。”
蘇君成看到田茂恩,笑了起來,說道:“三叔,你這個破落戶身體還挺硬朗的嗎,這學生考大學的事,我看是十有八九會落實的,你說,這學生不考試,不讓上大學,咋行啊,現在這些孩子們,學不到什麼真學問的,前些日子,公社招的幾個年輕乾部,連個文件都念不通順,你說這怎麼能行啊?”
“對對對,就得讓他們中狀元,嘿,又要考狀元了,真好啊。”田茂恩感歎著,他這一輩子,最佩服的便是二哥這樣的狀元,那可是田縣最早讀洋學堂的人。
會議室裡,宋鄭馮呆呆地坐了好長時間,他問著同樣沒有回家的王來賓:“蘇書記今天是怎麼了?竟然明目張膽地去看望蘇子蓮了,在過去,他可是不敢的,他曾經在會議上表過態,蘇子蓮和他沒有什麼關係,他和反動派王廷玉也沒有什麼關係,今天怎麼就又有關係了呢?”
王來賓怎麼能回答如此深奧的問題,他反問了一句:“宋書記,你說呢?”又想了想,感覺到自己的話有問題,於是又補充了一句:“要不,你去問問豐書記去,他信息靈得很,好多事,我們根本不知道的時候,他早就知道了,他和縣委秦副書記的關係,大夥都知道的,那就一個字,鐵。”
宋鄭馮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王來賓也不敢問他是啥意思,二人這才出了大隊部的大門。王來賓回家去了,宋鄭馮又想了一會,還是決定回家一趟,他已經好久沒有進過家門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