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易撇了一眼旁邊站著的太平公主,笑道:“微臣是公主殿下的屬臣……此番賑濟百姓也是在公主殿下的授意之下,要說功勞自然是公主殿下的功勞,微臣豈敢要什麼賞賜。”
旁邊的太平將雪白的脖頸揚起,俏臉上滿是得意。
武皇後忍俊不禁。
她沒有理會女兒,而是笑眯眯道:“你的才能在公主府屈才了……不如到皇宮裡侍候於本宮,當個學士,有機會參與政事決策之中,如此以來才能發揮你的才能……”
她話還沒有說完,旁邊的太平公主立刻就急了,連忙跑到武皇後身邊,抱著武皇後的胳膊撒嬌道:“母後,這是乾什麼?是要搶兒臣的手下嗎?母後手中的那些北門學士人才濟濟,何必在乎一個公主家令呢?”
武皇後笑眯眯地握著太平公主的手:“天下英才,如過江之鯽。母後也是見獵心喜,你先不要插嘴。”
太平癟了癟嘴,也不敢多說,隻得有些憤憤不平地坐在武皇後身邊。
楊易坦然地拱手:“多謝娘娘垂青。微臣以為,既為公主家令,便當不辜負二聖信任,教導公主殿下為微臣主職,豈有半途而廢的道理。況乎微臣才疏學淺,雖有些小聰明,終究難登大雅之堂,若為北門學士,參議國事,恐力有不逮。”
自己的能耐自己清楚,若是他以現代人的角度、思想去評議一些事情,這些限於時代束縛的名臣、名將,未必有自己看得清楚。
但是若真放到北門學士之中去麵對那些詰屈聱牙,艱澀難懂的文書,那就是折磨他了。
武皇後眉頭皺起,這不是楊易第一次拒絕她了。
先前她隻道這楊家令天生神力,有莽夫之勇,卻不知才學如何,之後諸事看來,這位楊家令頗有才能。
上一次預知突厥大雪,這一次賑濟長安百姓,均能看出其才能遠超常人。
她愛才心切,想將其提拔為自己身邊的北門學士,幫自己參知政事,卻沒想到楊易又一次拒絕。
她的目光在太平和楊易身上轉了轉,若有所思。
她又笑了笑:“既然你不願意,那本宮自然也不會逼迫你……不過本宮向來有功必賞。提一階散官品秩,封你為從四品下的遊騎將軍,另賞黃金百兩,繚綾五十匹,另賜本宮的令牌,可從玄武門直入皇宮。”
從玄武門入皇宮,這是北門學士的標配,楊易雖然不願為北門學士,但武皇後依然將這個特權賜給了他。
楊易心裡有數,便拱了拱手謝恩。
………………
片刻之後。
含元殿外。
太平窈窕的身影走在前麵,楊易慢悠悠地跟在後麵。
不多時,太平忽然道:“母後有心提拔你為北門學士,你為何不願意?北門學士的地位可比公主家令厲害多了。”
楊易撇了撇嘴。
所謂北門學士,不過就是當武皇後的助理罷了,一來他不想麵對那些繁瑣的文書,看的頭痛,二來跟在武皇後身邊,那就是站在政治漩渦的中心。
誰知道他來到這個世界,會不會導致曆史發生改變?
跟在武皇後這位權力頂峰人物的身邊,一不小心就容易把自己玩沒了。
在太平身邊,不僅自由,而且還可以薅這位公主的羊毛,且又不必去觸碰政治上的爭端,低調發育才是王道。
當然,心裡是這麼想,話卻不是能這麼說的,他正色道:“當初要不是二聖點將,我還在楚州當教書先生呢。當然了,教書育人也沒有什麼不好,但是成為公主殿下的家令,教導公主對我來說更加海闊天空嘛。”
“至於當大官,有時候想想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呀……微臣以為,能夠將公主殿下教導成一位真正的皇室淑女,讓公主殿下成為大唐帝國最閃耀的明珠,陪伴公主殿下賑濟災民,安撫百姓,兼濟天下,也一樣是儘忠職守。”
“長安百姓對你打虎家令的稱號恐怕有所誤解,浪子家令對你來說更加適合。你的這些甜言蜜語對本宮沒用,哼哼……”
太平公主殿下聲音冷淡,好似這般便能掩蓋她耳邊的紅暈。
“另外,你這是替本宮掙了聲名,本宮也不是吝嗇賞賜的人,紅袖這丫頭賜給你怎麼樣,彆看她瘦,屁股卻是大得很,你不是喜歡這種的嗎?”
楊易尷尬的抬頭望天,無語凝噎。
不就是當初看了一眼你的屁股蛋嘛,這坎是過不去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