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符文炮構想_修仙界的降維打擊之異世發明家_思兔閱讀 

第48章 符文炮構想(1 / 1)

吳雨踏入鍛造室,王鐵柱正赤膊上陣,全身心投入到打鐵中。他舉著鐵錘,重重砸在通紅的金屬上,火星四濺,金屬在錘擊下逐漸變形,每次錘擊都伴著沉悶有力的聲響。

張二狗站在一座煆燒爐旁,全神貫注地協助一名弟子操控爐火。他手持風箱拉杆,有節奏地推拉著,爐火隨著他的動作忽明忽暗,將他的臉龐映照得紅彤彤的,汗水順著臉頰不斷滑落。

察覺到吳雨走進來,張二狗轉過頭,臉上瞬間綻放出燦爛的笑容,還對著吳雨眨了眨眼睛,眼中滿是親切與喜悅。吳雨默契地微微點頭,嘴角也不自覺地上揚,回應著這份默契。

與此同時,魯大錘也注意到了吳雨。正在講解的他把目光移了過來,對著吳雨點了點頭,伸手指了指一旁的空位,示意吳雨坐下,眼神中透著溫和與關切。隨後,他又迅速將注意力轉回教學上,繼續口若懸河地講解著鍛造的技巧和要點,聲音洪亮而有力,在鍛造室裡回蕩,每一個字都清晰地傳入弟子們耳中。

吳雨走進鍛造室,尋了個空位坐下。深吸一口氣,摒棄外界的嘈雜,全神貫注地聆聽魯大錘講解,仿佛整個世界隻剩下魯大錘的聲音。魯大錘的每一句話都被他牢牢記住,如同珍貴的知識寶藏被收入囊中。

隨著魯大錘的講述,吳雨識海中浮現出師父傳授鍛造之術的畫麵。他將兩者相互印證、思考,曾經模糊的概念瞬間變得清晰,仿佛迷霧被陽光驅散。與其他師兄弟相比,吳雨對鍛造知識的領悟更加深刻。他仿佛能看到每個步驟背後的原理,感受到金屬在鍛造時的細微變化,如同與金屬建立了一種奇妙的聯係。憑借這種獨特的領悟能力,吳雨在學習鍛造的道路上,比彆人更具優勢,為打造法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魯大錘講完後,目光溫和地掃過一眾弟子,朗聲道:“大家若有疑問,儘管提出來。”弟子們紛紛踴躍提問,問題五花八門,魯大錘都一一耐心解答,對每個問題都剖析得深入淺出,讓弟子們恍然大悟。

輪到吳雨時,他不慌不忙地站起身來,神色專注且認真,恭敬地問道:“魯前輩,我想請教一下,高階金屬材料該如何熔解呢?”

魯大錘微微點頭,解釋道:“一般來說,天地靈火是熔解高階金屬材料的上佳之選,能使其完美熔解,最大程度保留材料特性。但天地靈火極為罕見,可遇而不可求。若沒有天地靈火,也可將材料粉碎,與和它屬性親近的低階金屬材料混合後進行熔解。不過這種方法存在弊端,後續提純難度較大,而且製成的材料沒有之前耐高溫,溫度較高環境下就不太適用。”

頓了頓,魯大錘接著說:“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加入對應靈液。這些靈液在煆燒過程中能迅速熔解鍛造材料,效率頗高。但使用靈液時,不僅要在靈液揮發前,憑借靈識快速給材料塑形,稍有遲緩,待靈液揮發殆儘,塑形就極為困難了,而且靈液也比較珍貴,獲取不易,使用時需謹慎考量。”

吳雨聽完魯大錘關於特殊材料熔解的講解,心中又湧出新的疑問,於是再次恭敬地開口問道:“魯前輩,那請問該如何運用靈識進行塑形呢?”

魯大錘聽聞,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似乎對吳雨這一連串求知若渴的問題十分滿意。他當即吩咐身旁的弟子:“去,把一塊凡鐵燒熔了。”

不多時,一塊凡鐵在爐火中被燒得通紅,逐漸熔化為鐵水。魯大錘站在爐火旁,調整了一下氣息,緊接著,他的靈識如同絲線般緩緩探入爐火之中。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魯大錘開始在火中操作起來。隻見那鐵水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牽引著,緩緩地脫離了爐火,在空中開始變換形狀,逐漸被塑造成一個小巧精致的物件。

魯大錘一邊操控著鐵水塑形,一邊耐心講解:“靈識塑形,關鍵在於心神合一,將自己的意念與材料緊密相連,感知它的每一絲變化。不過,你們煉氣期還無法使用靈識,等你們修煉至築基之後,自然能夠領會此法。”

對於大多數弟子來說,這過程實在太過玄妙。弟子們都無法將靈識外放,隻能眼巴巴地看著爐火忽明忽暗,對於魯大錘的操作,他們根本看不真切,聽得也是一頭霧水,臉上滿是困惑之色,互相之間小聲議論著。

但吳雨卻與眾人不同,他本身神識就頗為強大。在魯大錘講解神識塑形時,他心中燃起了嘗試的欲望,決定憑借自身獨特的神識,冒險一試,探索這神秘的塑形之法。此時,他也將神識小心翼翼地探入其中,順著魯大錘的指引仔細觀看。魯大錘的每一個動作、每一處細節,他都看得清清楚楚。再結合魯大錘的講解,吳雨隻覺得心中豁然開朗,猶如醍醐灌頂一般,不禁頻頻點頭,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仿佛找到了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

魯大錘演示完神識塑形後,已是微微氣喘,臉上也露出了些許疲態。他擺了擺手,對著一眾弟子說道:“好了,今天就講到這兒,大家該去練習的就去練習,累了的就歇一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HP】你看到我的塔羅牌了嗎? 家裝風雲錄 天崩開局:從死囚殺到一統天下! 攻略紅方失敗後 彆惹他,這個家族護短到了極點 996社畜末日逃生日記 再一次,靠近吧 退婚你提的,我當皇帝你又求複合 闕上行 [聊齋]開局繼承一座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