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永樂十四年,那是一個夏天,有一位少年在珠江出海口圈了一座島。
香江島隻是一座小島而已,甚至遠不如舟山島來的大。
但是其地理位置以及發展前景卻非常的巨大。
朱瞻墡在現代的時候去過一次香江,那時候剛高中考完,父母帶著出去旅遊。
小山城的孩子第一次見到國際大都市,高樓林立,車水馬龍,港片中的路與橋,tvb劇裡的阿sir,都讓他倍感新奇。
現代的香江島那可是世界上排的上名號的國際化大都市,擁有的繁忙的港口和超然的經濟地位。
隻可惜現在這裡隻是個荒涼的小漁村,荒涼貧瘠,一眼就可以望儘。
漁村內的漁民看到了忽然到來大船,紛紛拿出了刀劍,有些是農用器械。
以為是海盜倭寇來了,但是看到漂洋的大明軍旗之後,便放下了武器。
香江村的村老名為劉楠,是個五十歲被海風摧殘的極為憔悴的老頭,身形消瘦,看著皮包骨但是剛才抗鋤頭要打倭寇的模樣看的出來應還是有一膀子力氣。
船隊中有一個籍貫廣州府的戶部官員,劉實方,便上前與村老劉楠交談。
一來二去竟然還是本家,祖上都是潮州的。
劉楠走上前給朱瞻墡行禮:“漁村老叟未見過如此大的陣仗,還望殿下莫怪。”
“你們認得大明軍旗?”
“認得,對岸的九龍水寨就有大明軍旗,見了不少次。”
“九龍水寨?”
見朱瞻墡有些不解,劉實方就上前解釋:“殿下,水寨這一帶的海防設施,達不到衛所的規模,其中也有不少不是正規的軍戶,不少是漁民農戶,本地宗族觀念強,容易形成小規模的水寨,廣州府給予其一定的權限,也規定其得保護當地居民。”
這種還是結合當地鄉風民俗產生的特殊地方,九龍水寨朱瞻墡不了解,但是九龍城寨那就鼎鼎有名了,這個水寨後麵就會發展成九龍城寨。
若是沒有九龍城寨,港片靈感少一半。
香江村是一個不錯的港口,朱瞻墡喊來張三:“張三,船廠的人呢。”
幾個船廠的工匠跟了上來,朱瞻墡重新走上了大船指著香港島對岸就兩公裡左右的陸地說:“我覺得對岸那裡可以造個港口。”
工匠們大驚:“殿下,您是如何看出來的。”
“那地方看著確實不錯,但是得實地考察之後才能確認。”
工匠們都表達了對朱瞻墡的讚同。
怎麼知道的?未來回來的能不知道嗎?
以後要讓那維多利亞港,叫珠江郡王港。
沒理由我們的港口掛著外國人的名字。
“這樣吧,等到了廣州府,我便下令在此處建港,你們便帶人過來。”
“明白,殿下。”
所有人到現在還是沒明白為什麼朱瞻墡會如此篤定的要發展香江島。
海洋時代的門戶港口,地理位置優越,就算是自己不刻意的發展,地理位置決定它一定會自然而然的發展起來。
而且跟現在香江島本地土著少,算下來這漁村滿打滿算也就六七十戶,其他地方再有點小村落,算上不過也就百來戶,好安置,好規劃。
若是將港口建設到廣州府內,光是和本地官員,本地宗族分切利益就是一樁頭疼的事情,總不好真的一刀切,將這些人一次性全部得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