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漢王爺這邊情況轉好,整個朝廷都鬆了一口氣,隻有那些想要趁著這次事情建功立業的臣子們反而捶胸頓足,甚至有人上書漢王爺有造反之實,必須嚴懲,當然這種論調在朝堂上現在屬於少數,內閣大老和皇帝都定下來的事情,你上書了不算。
談判中漢王爺死咬著軍權不放,但是這也是朝廷最忌憚的一點,所以談判的過程比較困難。
最終雙方各退一步,漢王爺到了西域仍可以擁有三衛建製,每一衛滿人可達兩萬,但是三衛中隻有一衛可以留在城內,另外兩衛尋常必須派守邊關。
理論上漢王爺擁有六萬人成建製的軍隊,但是實際城內最多兩萬人,並且沒辦法短時間內聚集在一起,畢竟西域如此的廣闊。
而且趁著這次機會重新劃分後西域會成為三個宣承布政司,都有三司管理,其他的軍隊都在各地的都指揮使之下,名義上他們是西域王國的屬地,但是同時歸屬朝廷管轄。
西域和中原間,想要過來就得走嘉峪關,漢王但凡有任何異動都不可能短時間內打進來,這就是朝廷的打算,而且西域的問題很多,大部分人是外族,雖然現在絲綢之路通暢,商貿越來越繁忙,但是過去了之後,漢王必然也被很多瑣事纏身,無暇顧及其他。
漢王還要求不用西域國王的名號,繼續沿用漢王,但是朝廷死活不答應,朱瞻墡有時候不太明白為什麼要在這些名頭的事情上爭的不行。
最後漢王爺問朝廷要錢,朝廷死活不給,最終答應下來給漢王爺十萬兩銀子,這件事情算是蓋章落幕了。
朱高煦的事情和平解決,皆大歡喜,朱高煦手底下的將領們也都樂見其成,他們不想和朝廷打,主要是眼瞅著打不過。
這日一大早,朱瞻基來了,帶著親衛隊來到了杭州府的城門外。
早就得到消息的朱瞻墡和朱高煦已經等在城門口了。
朱高煦瞧著不遠處緩緩行來的朱瞻基隊伍,頗帶著些不屑的說:“這當朝太子的排場就是大,他爹每日躺著節儉,可不如他這般排場大。”
朱瞻墡有些擔心的說:“二叔,您可彆給大哥使絆子,大哥這人眼力不容沙子。”
“放心吧,二叔也不傻,都已經談好了,沒必要找不痛快,但是這小子要是在我麵前使威風,我可不慣著他。”朱高煦滿不在乎的說。
“二叔,你我皆是臣子,順著是應當的。”朱瞻墡再次提醒。
朱高煦一擺手說:“瞧他隊伍走的慢,你前幾天說的要到帖木兒帝國建立港口又是怎麼一回事?趁著現在細說一下。”
“二叔,南洋現在基本穩定,雖然南洋諸國裡麵還有點內部問題,但是基本影響不到我們,就算是他們內部政變,都小心的不要觸碰大明的利益,現在他們和大明是綁在一起的,所以我覺得是時候去西洋了。”
“西洋諸國雖然也和我們有貿易往來,但是不夠緊密,對其探索也不夠多,從南陽出發過了馬六甲海峽,有孟加拉國和天竺,再往西就是帖木兒帝國還有其他的一些小國,之後就是一片廣袤的大陸,天竺是咱們的叫法,他們自己叫德裡蘇丹,目前是分裂狀態,所以我打算直接繞過他們將港口建立到帖木兒帝國。”
“看來這些年你對西洋的情況掌握的很全麵。”朱高煦讚賞了一句。
朱瞻墡一笑:“天竺與我朝接壤,但是因為高山橫亙,難以從陸地過去,得走西域繞路,所以麻煩的很,隻要能通海運便可以起商貿之路。”
“你想要天竺?”
“何樂而不為?”
兩人相視一笑,朱高煦又問:“怎麼不將港口直接建到天竺去?”
“天竺曆史悠久,他們有著自己的等級製度和悠久的文化傳統,與我朝完全不同,之前我們能如此順利的讓周遭小國臣服,包括東瀛在內他們其實都屬於我們的文化圈範疇,天竺則完全是異域文化,而且現在他們處於內部分裂的狀況下,想要和平貿易可以有點難,所以我打算在帖木兒帝國建立港口,前後包夾,這次我打算是海軍壓境。”
朱高煦知道朱瞻墡的做事方式,他不是個主張征伐的人,所以很少直接用兵,多是作為威脅手段,但是對於天竺,顯然他是從一開始就做好了打仗的準備。
“等二叔到了西域就開始聯係帖木兒帝國,按你的說法,帖木兒帝國和天竺關係也不睦,他們應該很樂意這樣做。”
“我也是這麼想的。”
“那五五分賬?”
“二叔,我出力大。”
“四六,四六。”
兩人相視一笑,朱高煦樂意和朱瞻墡合作,畢竟到目前為止和朱瞻墡一起他都賺到了,人有的時候就是迷信的,成功一次就認為肯定能成功第二次。
朱瞻墡的目的自然不僅僅是天竺,天竺在中亞和大明中間的海域,走海路過去就必須經過天竺,蒸汽船的航行能力,行駛一段路程就得靠岸補給,天竺沿岸是不錯的補給點,得拿下來。
進而取下中亞,將來中亞的能源也是關鍵的戰略物資,變成有史以來,後世之孫會感謝我的。
第(1/3)頁
第(2/3)頁
交談時,朱瞻基已經到了城下了,帶著勝利者的姿態,朱瞻基騎著高頭大馬進了城。
好在他也不是飛揚跋扈的性格,進了城見到朱高煦便下了馬。
“二叔,這趟要不先回一趟京城吧,也見見嬸嬸和堂弟。”朱瞻基麵對朱高煦拉起了家常,兩人關係向來不睦,這顯然已經有點為難朱瞻基了,隻是和談完成了,朱瞻基也得做出姿態來,也得告訴朱高煦他家人都沒事。
現在再想到應天城下,朱高煦那些汙言穢語,朱瞻基還恨得牙癢癢。
“回去一趟,但是去西域就不帶著老婆孩子了,那邊風沙大,還是繼續留他們在京城吧。”朱高煦早就猜透了朝廷的想法,朝廷肯定防備著他,這時候全家人都過去,顯然不可能,不如自己先找個台階下吧。
朱瞻墡在旁邊悠悠的來了一句:“二叔,西域的美女那麼多怕是不敢帶著嬸嬸去吧。”
“還是你懂二叔。”朱高煦哈哈大笑了起來。
朱高煦給朱瞻基準備了宴會,朱瞻墡和朱瞻基騎馬並行在杭州府的街道上。
許久未見的大哥帶著微笑開口:“瞻墡你又立了一個大功啊。”
“哪裡敢稱功啊,都是朝廷做好的準備,談也大部分都是鴻臚寺的人談的,我就是憑著和二叔的關係不錯讓我領了這差事,我基本上什麼都沒做。”
“謙虛是好,可也不用事事謙虛,瞻墡此事你是首功,父皇定會好好賞你,對了祁鎮的事情若微和我說了。”說著朱瞻基臉上的笑容更甚了。
“大哥是說將來教育祁鎮的事情嗎?”
“是啊。”朱瞻基對於朱瞻墡的爽快非常的滿意,證明朱瞻墡對於自己這個大兒子是非常重視的。
“祁鎮眉眼間很像大哥,既然大哥有意讓他學習新式知識,我這個做弟弟的自然不能推遲,大哥放心。”
朱瞻基又叮囑了一句:“地球是圓的,人是猴子變的這些知識就沒必要先和他說了。”
“大哥,地球真的是圓的。”朱瞻墡堅定的強調了一遍,進化論有爭議,但是地球是圓的沒爭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