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是朱瞻墡思考了幾天得出的結果,這條蘇伊士運河必須修建,沒有這條運河的話,從大明出發的船隻必須繞過整個非洲大陸才能抵達歐羅巴諸國,而且好望角可不似它的名字這般風平浪靜。
航程過長,危險係數過大,必然導致大明的戰船還未到達就得先經曆大海的洗禮,後續的補給和支援也難以為繼。
所以朱瞻墡覺得這條運河必須得挖,從這裡過去可以直入地中海,從歐洲南部登陸也行,穿過地中海直接登陸也行。
而且現在就得開始。
目前的情況來看,朝廷肯定將重心放在朱瞻基的北伐之上,為了避免國力空虛,也不會允許朱瞻墡攜帶大軍出征,他隻能動用一部分的兵力。
因為武器戰鬥力的差距,朱瞻墡有把握用這部分兵力去征戰,但是這得在補給完全能夠跟上的情況。
蒸汽母艦現在無法進行這樣長距離的航行,所以暫時隻能先依靠蒸汽戰船送一些人過去,這些人的吃喝拉撒也都是問題。
朱瞻墡當下準備做兩件事情,一是先派出一支艦隊按照之前的路線前往佛蘭西會和候顯,如果他還活著的話,先將我方流落在外的將士們接應住,二就是派人去開鑿運河。
蘇伊士運河位於亞非大陸的交界處,現在那裡是奧斯曼帝國的統領處,當然現在的奧斯曼帝國還不是全盛時期的奧斯曼帝國,現在的他們還打不過帖木兒帝國。
隻要過去了一番“交流”不可避免。
而且前往運河距離其實也遠,現在大明的海事威懾範圍主要是到馬六甲為止的,往西洋而去部署有限,畢竟那邊的海事貿易能力不足夠強。
因為現在蒸汽戰船燃料補給問題,朱瞻墡必須保證這過去的一路上都有他自己的港口沿途補給,得一點點的布局過去。
而這些港口的維持運行,必須有這些商行的幫忙,得有人維持港口的正常運作,商品貿易,燃料補給。
不出意外的話,朱瞻墡的一句遍地黃金,將會開啟大航海時代,地理大發現階段,這些人有一定的資產積累,貪婪會驅使他們前進。
朱瞻墡點著地圖說:“現在大明的海軍駐軍最遠處是淡馬錫(新加坡),淡馬錫完全歸屬我國管理,接下來我會強化駐兵,並且著手擴建南海艦隊,現在大明南海艦隊有第一第二第三艦隊,我打算擴充到至少六隊,並且步兵數量也會擴充。”
眾人紛紛不說話,因為這些軍政大事是朝廷的權限範圍,他們無權發話,因為無權議論,隻是他們也不清楚朱瞻墡這番說法是經過朝廷認可的還是完全他自己一個人的想法。
如此大規模的擴軍,如果沒有朝廷的允許,那可是謀反級彆的大罪。
朱瞻墡跟他們說這些就是讓他們知道他們的身後有著足夠保護他們的大明海軍,並不是跟他們商量或者說征求意見。
“三個地方,我已經規劃好了路線,柯枝港(今印度柯欽港),帖木兒帝國忽魯謨斯港,還有就是即將開鑿運河的蘇伊士,三個節點足夠我們的海軍前往蘇伊士,沿途上你們自己看哪些地方有好的深水良港,可自行開發,需要艦隊協助的可以隨時支援,各大港口的留守兵力在考量後可以出兵。”
朱瞻墡這話給眾人嚇了一跳,這是大明海軍作為後盾幫助他們去開疆拓土,但是這樣的話土地怎麼分配呢,人口怎麼分配呢?朝廷的兵沒這麼好發動吧?需要付出什麼代價呢?
下麵一時間議論紛紛,眾人交頭接耳,但是這樣也說明他們是有意向的,願意去做的。
因為現在的商行資本,需要什麼?需要人口,土地。
有人口才有消費能力,而低廉的勞動力和土地又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他們自然明白其中存在的利益空間。
朱瞻墡放任他們討論了一段時間後,又敲了敲桌子說:“大家所購買或占領之土地都將成為大明的土地,但是諸位擁有領土的管控權,這麼說吧,在這些土地上諸位就等於是郡公。”
一時間全場嘩然!
這年代什麼東西最貴?爵位,錢買不來的東西,朱瞻墡這話已經讓所有人驚愕不已了。
“殿下,這可是陛下允準的?”
“尚未。”
朱瞻墡沒有騙他們,因為之間事情朱高熾那邊不可能通過,任何的大明皇帝都不可能通過。
“雖無明令,但是本王在此保證會保障諸位在領地的權益。”
眾人不禁有些失望,還以為能夠成為被大明封賞的郡公,現在想來也是不太可能,但是朱瞻墡的話可信,他本人一直都是個可信的人,就算沒有命令,至少自己的階級可以跨越一大段,將來怎麼樣也說不定,既然跟著朱瞻墡混了,就得一直走下去。
幾乎所有人都願意去跟著朱瞻墡做,達成了意向就等朱瞻墡的意思出發了。
第(1/3)頁
第(2/3)頁
……
與此同時,大明的皇宮內可是亂了套了。
因為鄭和的事情,也因為朱瞻墡的事情。
內閣重臣現在都是滿麵的愁容。
“陛下,海王殿下在廣州府,跟那些大商行的人說凡購買或占領之土地都將成為大明的土地而他們位同郡公。”
“陛下這樣下去可不行,海王殿下如此擅作主張,還要對南海艦隊進行擴軍,本身南海艦隊的規模就兩倍於東海艦隊,按照海王殿下的意思將回擴軍到至少翻倍,如此下去可萬萬不行啊,陛下。”
“陛下,我們正在整兵準備北伐,現在南方如此情況,還請陛下多做考慮!”
“陛下,不如現在就如同對待漢王爺一般,建立王國,就算是海王爺旨意要出征,讓他自己去,不能空耗了大明的國力。”
眾人紛紛覺得這倒是一個現在就幫著朱瞻基解決未來隱患的好機會,讓朱瞻墡自己在王國內,花費錢財去出征,消耗其力量。
廣東藩司雖富,但是他們都認為不足以支撐如此龐大的消耗。
所有人似乎都沒想過萬一朱瞻墡贏了會如何?
朱高熾也頭痛不已,因為鄭和的事情,他也認為朱瞻墡有些失去理智了,現在做的事情有些過分,完全欠考慮。
而且他個人對於遠征歐羅巴這件事情並不讚成。
他也想為鄭和報仇,但是利弊太明顯了,按照他的性格不可能前往。
這時候若是朱棣在,毫無疑問,群臣反對,但是朱棣必會打過去,條件允許的話還會親自領兵過去。
整個內閣都沒人同意朱瞻墡的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