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田市,足利義教受邀前往了東瀛大使張先啟的府邸,此時的張先啟住在朱瞻墡給他準備的府邸內,規模甚大,按照朱瞻墡的意思,該花的地方得花,不能讓人覺得咱們小氣了。
張先啟是大明或者說朱瞻墡在東瀛的代言人,就算是足利義教這個被賜封的東瀛國王見他至少也得保持平輩相交。
張先啟給足利義教倒了茶,古色古香的茶道講究一個緩字。
「足利將軍閣下,聽聞您與我們的貴妃娘娘聯係想要將您的女兒送入大明的皇宮。」
事情是瞞不住了,足利義教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聽聞大明的貴妃娘娘中有真妃是女真族人,為了強化大明與東瀛的關係,我願意讓我的女兒入宮去。」
足利義教的女兒張先啟是見過的,長相非常的一般,卿本佳人奈何隨爹,這要是入了宮去,不是給朱祁鎮添麻煩嗎?這孩子小小年紀就顏控的很。
「足利將軍,若將來有這些事情還請您通過我這位東瀛大使,您貿然聯係,陛下問我,我一問三不知,我丟麵子事小,但是陛下說了不合規矩,此事不宜,便將事情打了回來,對閣下也是不好的。」
一聽到這話,足利義教心裡那點小九九瞬間破滅,偷雞不成蝕把米。
有些尷尬的說:「是我家內人做的,婦人閨帷之事我也是剛知道不久,張大使莫怪,莫怪。」
「我自然不敢怪您,父母之愛子在為之計深遠,將軍夫婦想要讓女兒入宮我自然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大明向來重禮數,特彆是當今陛下,古來難得之賢明君主,最是重視禮數,違了禮數,便是犯了陛下的大忌。」
足利義教更加尷尬了,張先啟的話中不無責怪之意思,張先啟接著說:「陛下與我們海王殿下兄弟情深,海王殿下奉命成立西洋聯邦,等到平定英法之後自然是會回來的,若是銀礦諸多事宜出現阻力,將軍閣下應該知道我們殿下的脾氣。」
張先啟威脅意圖非常明顯的,如此威脅一國之掌權者,顯然會讓人不爽,但是足利義教這個東瀛將軍本就是大明推上去的,就算是心裡動了歪心思他也不敢和大明作對。
按他自己的能力想要坐穩這個將軍可難的很,但是張先啟得力保他,他雖然有些小心思,但是整體為人較為懦弱,容易控製,換個人上來可還不一定比他好。
張先啟知道自己所要做的是維持這個大銀礦的挖掘和銀礦公司的受益,朱瞻墡跨越這麼長的戰線去打仗,後勤補給是一大命門,錢主要的來源就是這銀礦和香江港南洋產業的支持。
……
南海大學內,阿卡帶著他的科研團隊正興奮的嘗試著兩種新型的火炮,其中一種可以扛在肩上發射,單兵火箭筒,試射了幾發之後,雖然精準度比較難控製,但是可以使用。
另外一種是九連發的大型火炮,其射程遠高於當前的火炮,可以實現朱瞻墡給與他的要求,實現火力覆蓋。
而且這種火炮是裝在最新式的坦克上的。
因為內燃機的研發不夠順利,所以最新式的坦克還是用了蒸汽機,而且做的很大,比朱瞻墡原來世界見過的坦克大了兩倍不止,這可以提升戰士們在坦克內部的生存環境。
不得不感歎也就隻有大明這樣強大的帝國才能鼓搗出這玩意來了。
坦克一門主炮加上攜帶的九連發式的連珠炮,隻要這大家夥出現在戰場上,其強大的破壞力一定會成為攻城拔寨的利器。
前線在打仗,後麵的武器研發也在加快。
剛在不久全官複原職的廣東藩司都指揮使楊蘆和香江港縣令陳佑山來到了南海大學內,找到了陶卡。
「陶卡見過兩位大人。」
「陶教
授不必多禮了,咱們就開門見山的說吧,最新式坦克的建造如何了?」
「已經建造了六台了,還在加緊建造。」
一邊說著一邊帶著兩人來到了那台龐然大物的邊上。
第(1/3)頁
第(2/3)頁
陳佑山伸手摸了摸這台坦克,心中難免有些驚訝,這樣的鋼鐵巨獸,換做幾年前想都不敢想,這些年的變化真是快的不可思議,特彆是南海大學的學生一批批畢業後,各種新東西就層出不窮,根據朱瞻墡的電力原理,現在發電廠和電能的利用已經變化了很多,基本上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
快的甚至都有些讓人覺得害怕了。
「張三先生那邊說了第三艘蒸汽母艦經過下水測試已經具備了遠航能力,所以接下來你們的進度也得加快,將殿下說需要的坦克數量裝上蒸汽母艦運過去,我覺得殿下這是想要一戰平定兩國,殿下前線打著仗,咱們可不能給殿下拖後腿。」
陶卡驚訝的說:「蒸汽母艦已經下水了啊。」他一直忙著坦克的事情,所以不太了解,他隻知道這第三艘蒸汽母艦和前兩艘完全不同,前兩艘隻能說是超大型的運輸艦,但是這艘蒸汽母艦的甲板朱瞻墡說是將來給陶卡的飛行器留了位置。
可惜陶卡現在還沒研發出能飛的東西來,經過研究倒是繪製了一種彷造鳥外形的飛行器了,而且南海大學的學生們幫著他一起研究了飛行的條件,發現隻有有足夠的動力,理論上來說可以飛起來。
但是他現在沒有那種自重小的動力裝置,蒸汽機不適合,隻能寄希望於朱瞻墡給他們描繪過的內燃機,但是內燃機的開發還遠遠沒到能夠使用的階段。
他隻覺得讓朱瞻墡失望了,萬事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隻有他這邊一直沒有能夠真正飛起來。
他遙想當年那個指著江河天空的對他說要讓這天也得是大明的天的少年,隻覺得心中不是滋味。
飛機不行,坦克一定不能拖後腿,保質保量的給朱瞻墡運過去。
「兩位放心,這些天都在加緊製造,出發之前十台坦克一定就位。」
「那就好,辛苦你了陶教授。」
見了坦克的製造進步,兩人又趕緊順著江回到了香江港,此時的香江港已經無比的繁華,港口的海麵上商船如同過江之鯽。
長城街的兩岸高樓不斷的拔地而起,最新式的造房技術都在此處用著,這裡都是有錢的大集團,誰都不願意自己的大樓比彆人差,幾乎隔一段時間就有一棟新的大樓造出來。
最開始隻有兩三樓高,後來五六層,七八層,越早越高,在金錢的刺激下不斷的挑戰著,並且大家的喜好完全不同,大樓的外形也是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