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中午,經過一整天的觀察,派出的斥候紛紛返回報告消息,不過由於北平早已關閉城門禁止出入,因此所獲的信息有限。
目前北平的城防,為應對朝廷的大軍,主力均部署在麗正門附近。而城牆之上的守軍,分為三班倒,每四個小時輪換一次。而城內靠近城牆的區域,除開守軍之外,並未將平民遷走。
“可惡,他們果然以平民為要挾,使我們不能大肆使用火炮轟擊!”藍玉拍了拍放沙盤的桌子,說道。
“嗯?”此舉把朱元璋都嚇了一跳,老朱立刻瞪向藍玉。
“微臣一時情急,實在該死,請上位責罰。。。”藍玉回過神來,心中一凜,立刻拱手道歉。
“再這樣就給俺滾出去!”老朱吼道。
現在的局麵,勢必難以迅速拿下北平。而時間拖的越久,無論是朝廷方麵的消耗,還是北平附近百姓的生活,都會遭受很大的損失。這種情況之下,與會者難免產生焦慮的情緒,進而體現到言行之中。
“現在有十七叔在德勝門配合,如若十七叔那邊搞些聲勢出來,迫使對方分散城防的兵力,我們是不是有機可乘?”華英雄提議道。
張輔搖搖頭,說道:“根據斥候探得的情報,對方防守的兵力,即使平分到南北兩門,進行兩班倒也綽綽有餘。太孫殿下如此戰術,恐難奏效。”
戰前確定方略的討論,就是對事而不對人,這是朱元璋當年爭奪天下之時就傳來下的慣例。即使是他老朱自己的戰略有問題,與會的將領也會進行駁斥。因此,張輔這次雖然隻是藍玉的副將,也敢於指出太孫殿下策略中的問題。
“嗯,所言極是。”朱元璋肯定道:“你們這種年輕一代的將領,就應該像這樣敢作敢當!戰場之上,任何一個細節都不可馬虎,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切不可因畏懼上官而對疏漏視而不見。當然,一旦策略確定,那就必須嚴格執行。往往不完美的策略,如果執行力足夠強,結果也是好的。”
眾人聽到朱元璋多年的經驗之談,皆感到十分受用,齊聲道:“謹遵陛下教誨!”
“哼,拍馬屁什麼的就免了!趕快討論出一個可行的方案才是正事!”朱元璋笑罵道。看得出來,雖然一時拿不下北平,但是局勢也算平穩,老朱現在心情還是不錯的。
這時,藍玉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上位,微臣以為,既然強攻不成,不如趁夜間,派出一隊精銳進行偷襲。這隊人使用裝備了消音器的手槍,攀爬城牆潛入城內,目的是從內部打開城門。成功之後,城外的大部隊便可長驅直入!”
“俺昨日看那城牆之上的守軍,令行禁止,動作齊整,絕對是有很強的戰鬥力。你的精銳,是有多精啊,能夠夜襲成功?”朱元璋對藍玉的說法表示懷疑:“你說,你這策略,成功機會有幾何?”
“這。。。以目前掌握的情報估計,成功的機會應該在三成左右。”藍玉說道。
“三成,作為奇襲來說,也未嘗不可。隻是此次若是事敗,則會引起敵方的警惕,短時間內會更難覓得機會。”朱元璋說道:“難道這次真的隻能圍而不攻,打消耗戰?”
此話一出,與會眾人陷入沉默。帳內一片寂靜,煤炭燃燒發出些許的劈啪聲都清晰可聞。
“爺爺,孫兒還有一計!”剛才那個策略,隻是例行公事。現在華英雄要說的,才是他真正想施行的計策。
“哦?大孫還有計策?”朱元璋驚奇道:“儘管說出來大家聽聽,不用怕說錯了。這裡還有俺,還有你舅姥爺,會替你把關的!”
“孫兒的計策,主要目的上,跟舅姥爺的計劃是一樣的,也是派出小隊從內部打開城門。”華英雄說道:“不過,這次要使用的策略,是聲東擊西。。。確切的說,是聲南擊北!”
“大孫是說,我們在南麵的麗正門佯攻,實際上打開突破口的地方,是背麵的德勝門?”朱元璋說道:“此法或許是能出奇製勝,但是藍玉的策略,真正的困難之處,乃是此小隊成功率太低,這一點無法解決的話,你的計策仍是空談啊!”
“這正是孫兒計策的重點——這一次,我們從空中突襲!”華英雄說道。
“從空中突襲?太孫殿下,您莫不是在開玩笑?”藍玉驚訝道:“難道我們還要找一隊會飛的人,去執行這個任務嗎?”
“從空中。。。”與藍玉不同,由於年齡小資曆少,一直在旁聽各位大佬發言的朱高煦,陷入了沉思。
華英雄觀察到朱高煦的表情,於是說道:“看來高煦已經想到了那個方法。”
“是嗎?”經大孫提示,朱元璋也發現朱高煦在思考,於是說道:“高煦,你就說說看,如何能讓這一隊人飛進城裡去?”
“回皇爺爺,在大本堂之中,英哥給我們講過一種叫熱氣球的東西。”朱高煦回答道。
“熱氣球?那是何物?”朱元璋不解道。
“不知道皇爺爺是否知道物體密度這個概念?”朱高煦問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