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長的心病解決了。
大家終於願意開始種地了。
可新的麻煩隨之而來。
農具都在陳東手裡,這怎麼往回要啊。
忖量片刻,隊長來了一招緩兵之計,讓大家先回去。
村民追問時間,隊長又犯了難。
這事不能拖太久,否則村民剛燃起的熱情又要熄滅。
那就明天吧!
可這就意味著,自己在今天事搞定,否則明天拿不出交代,定然有損公信力。
曆朝曆代中,一旦職能部門公信力出了問題,老百姓一定亂套。
特彆是,自己麵對的是一群性格頑劣的村民。
終於把村民打發走了,但隊長不敢有絲毫懈怠,穿好衣服就往陳東家去。
……
陳東有了趁手的工具,乾活的效率明顯提升。
自從把山頭平了以後,整個地麵變得平整不少。
周晴一直在家裡看著玻璃窯,一窯要燒四個小時。
陳東早上八點出門,中午十二點回去吃飯,正好趕上出窯。
時間嚴絲合縫,做起來那叫一個暢快。
陳東有自己的計劃。
過幾天,天氣更暖一些的時候,就用犁耙將地麵的碎石子清理乾淨。
他要做一批“母土”,以此把土壤培育的更肥沃。
母土培育,在幾十年以後也是技術難題。
現在的畝產量低,完全是因為掌握的科學技術不夠。
巧的是,陳東就是農學院的高材生。
而母土培育的專家,正是他的博士生導師。
那些學術報告都刻在他腦子裡,這些都不是事兒。
……
中午,陳東從山上下來,回家先把玻璃出窯。
剛把餑餑拿起來,還不等往嘴裡塞,隊長就進來了。
陳東趕緊起身,讓隊長也坐下吃點。
隊長一臉抱歉,沒想到趕到飯口了。
陳東倒是無所謂,不就是一副碗筷,沒啥不好意思的。
可隊長心裡打鼓啊,他這次來,是往回要東西的!
隊長坐了下來,但是沒動筷子,支支吾吾地和陳東客氣。
陳東一眼就看出來有問題,索性放下餑餑,又抹抹嘴角。
“都不是外人,有話直說唄。”
隊長清清嗓子,小聲道:“東子,你看這個農具……”
陳東登時眉頭一皺:“農具怎麼了?”
“能不能先還給我?”隊長聲音又小了一些。
陳東愣了幾秒鐘,又笑出了聲:“能啊,為啥不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