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天的廣播,猶如晴天霹靂,在吳家溝徹底炸開。
現在隊上最缺的就是化肥,而劉青天也確實帶來了。
隻不過,現在光明正大地落入陳東手裡!
嫉妒,憤怒……
無數情緒在此刻瞬間爆發。
到嘴的鴨子飛了,是誰的責任?
是隊長無能!
周晴興衝衝跑到陽光房,看著二十斤化肥就忍不住興奮。
對於吳家溝,這是雪上加霜。
可對於陳家,這是雪中送炭!
當然高興了!
可周晴一回頭,卻看見陳東麵色凝重,臉上沒有半點開心。
即便有了化肥,即便有劉青天撐腰。
可人性的惡,絕不是靠一個人的名號就能震懾住的!
罷了!
與其現在擔心,不如抓緊做點什麼。
這種化肥屬於固體類,需要用水稀釋。
為了讓苗子吸收效果更好,陳東又在裡麵加了些醋水。
既能改善土壤,又能增加追肥效果。
劉青天的雪中送炭,算是給陳東爭取到一些時間。
不過,這隻是危機暫時解除,不是徹底安定。
給麥子追了肥,陳東馬上準備紅薯的種植。
相比於土豆,紅薯也同樣容易儲存,但紅薯的營養要更豐富,而且還有甜味。
這絕對是大災之年的必備品!
紅薯的生長周期約摸著160天200天左右,基本占了全年的三分之二時間。
這個產量,不足以應對未來的危機。
陳東要做的是,縮短紅薯的生長周期,保證它一年至少能收獲兩次!
想要縮短周期,那就必須提高溫度。
紅薯和小麥均屬喜光農作物,但區彆是,小麥需要的是光照,而紅薯屬於土培作物,需要的是地表溫度高。
這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利用覆膜,縮小空間,提升溫度,從而達到土壤自然升溫的效果。
覆膜是一種塑料材質,這年頭可搞不出來。
退而求其次,那就用玻璃!
能做出玻璃培養皿,效果絲毫不輸覆膜!
陳東燒玻璃的手法,也算是爐火純青了。
回到家裡做出模具,在用河沙燒出半固體的玻璃液,最後澆在模具上。
這一次,陳東沒做一體成型的玻璃罩,而是做了可拆卸組合。
每五塊玻璃為一組,按照前後左右的方式拚在一起,中間的縫隙用鐵樺樹的膠水填充。
每組培養皿的四周是密閉的,隻有上蓋是能開啟的。
這麼做的好處,是可以更好調節每個器皿內部的溫度。
紅薯這種作物屬於橫著長,也就是說,每組培養皿裡,最多種植兩顆地瓜秧。
以現有的土地麵積算,最多能擺下五十個培養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