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生存的內核是原理,哪怕天時地利人和什麼都不占,但隻要抓住其中原理,也能拚出一方天地。
……
吳家溝的人還在忙著防禦野獸。
不過,他們的手段實在是小兒科,隻是用木柵欄在把吳家溝包圍起來。
上麵掛的幾個響鈴,就是唯一的警報方式。
保衛科的人持槍巡邏,最大程度保證隊裡的安全。
隊長沒跟人說過,但他自己知道,他是在學陳東。
黃皮子下山的時候,隻有陳東家安然無恙,連根雞毛都沒丟。
再看看陳東新修的木柵欄,隊上瞬間全明白了。
他以為,是木柵欄立下了功勞。
這個想法注定他要吃大虧。
物理性的防禦,相當於一個人的鎧甲,最多保證挨揍的時候不太疼。
真正的防禦應該是刀,對方隻要看見了,就不敢往前湊。
陳東的鵝糞,就是這把刀。
不過,這些東西是隊長絕對想不到的。
……
吳家溝不大,誰家放個響屁都能知道。
陳東在河裡撈魚的事兒,很快就傳到隊長耳朵裡。
隊長攔不住,也不敢攔,隻能暗中著急。
同在一個村裡,陳東風生水起,他們連苗子都沒種。
短期看,這是一種強烈的不公平。
可從長期看,這是要命的大事兒。
到了秋收,上頭來人收糧食,上百戶人家都沒收成,隻有陳家有,這時候就沒辦法往天氣上甩鍋了!
現在隊長已經做了兩手準備。
如果所有人都能種地,那就最好不過了。
假如不能,那隻能毀掉陳東的所有,以此給自己找一個體麵的說辭。
最起碼,保住這頂烏紗帽。
大家各忙各的,互不乾擾。
幾天過去,陳東帶著抄網去了河邊。
離著老遠,陳東就聽見囤子裡撲騰聲。
用抄網撥開,十幾條魚在裡麵撲騰著水花,大部分是草魚,還有幾條鯉魚。
野生的東西長不大,最大也不會超過十斤。
不過,陳東已經很滿足了!
把魚收起來之前,陳東又在河邊挖了幾個河蚌。
河蚌也是維持水生態的重要部分,直白地說,它更像是一個淨化器,把浮遊生物都吃掉,保證水質乾淨。
漁獲頗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