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明帶了幾個隊友過來這邊,他剛才已經給隊友一些暗語,現在就是帶人回來相互認識。
現在的問題就是先確定外界的空氣質量,在飛機密閉空間裡暫時的氧氣還可以,如果故障沒有維修好,飛機啟動不了,那飛機的新風係統也是無法運行的。
“蕭瀟,能檢測出外界的空氣質量嗎?如果沒問題,我們就該找機會出去外麵探索,尋找水源和生存物質。如果外界的空氣質量不適合,或是有毒之類的,咱們就要想辦法怎麼說服一部分智能團人員想辦法在現有的材料裡製作出飛機上的換氣係統,再說其它。”沈逸明說完,看了看身邊的幾名行動隊員,他們也都點點頭讚同了這樣的安排。
“好的,稍等。”蕭瀟知道事情輕重,和小六交流:\u0027小六,外界的空氣質量有沒有毒,適合人類呼吸嗎?還有最近的水源,標記一下方向,謝謝你。\u0027
\u0027讀取已錄入信息,未知世界空氣質量還有非常微量的未知元素,不在本係統的範疇,建議以後再做實驗進行判斷。空氣中氧含量19,較地球低;二氧化碳含量較地球高。氣溫在40攝氏度,空氣濕度低,大氣壓強較低,適合少量活動。另外檢測到較高輻射,注意防護。\u0027
小六還很貼心地給蕭瀟傳了一個水源大致方位的地圖。
蕭瀟把這些信息給幾人複述了一下,大家都理解目前已知就這樣了,看來是要去附近走一走,再計劃下一步。
沈逸明和副隊長所帶的a組和b組小隊各6人,共14人,a組隨同大隊長和蕭瀟一家出去,b組和副隊長留下。行動最長時間4小時,不然什麼情況都必須回到飛機。幾個小隊人員先去尋找出行裝備,再到2層彙合。
沈逸明又去找了機長和乘務組長表示想帶幾人出去外麵尋找路線和調查情況,儘可能自救和求救兩套方案一起進行。對於這樣的要求,飛行機組和乘務組都非常配合,畢竟什麼時候能維修好通訊係統設備還未知。
飛行機組到2層準備從2層放下救生通道,這樣也不至於引起經濟艙大眾的無謂恐慌。
蕭瀟這邊也隻是在商場裡買了一些驢友推薦的旅行套餐之類的東西,放在一個大背包裡,食物就要看沈逸明他們了。
20分鐘後出行人員共10人在2層逃生出口彙合。檢查了一下裝備、食物和水,備足至少5個小時,然後從逃生出口滑下。
b組小隊人員留在2層,隨時準備接應出行隊伍。外部情況不明,保險起見,幾人配合著機組人員把救生滑梯收回並關閉機艙。
這邊的10人滑到地上,就能感受到高溫乾燥的天氣。就地整理衣物和背包物品,戴上帽子眼鏡,儘量把裸露的皮膚遮擋起來,然後開始往附近探索。
天空有點藍灰色,好像蒙了一層紗,有一大一小兩個類似太陽的星球掛在天空的兩邊。
這裡是一個盆地,地勢相對較低,土地也還平整,裸露的地表顏色類似棕紅色,目力能看到這一大片區域沒有植物。
大家按照水源標記的方位,從飛機左側方向往外行進,一邊隨意討論起來。
“哎,你們有沒有發現,這裡走路輕鬆很多啊,人有點飄呢。”說話的是a組小隊通訊兵趙靜,也是這次特彆行動隊的唯一女性,比較活潑的東北女漢子。
沈逸明點點頭,對身邊的蕭家三人介紹了說話的趙靜,蕭瀟從小六那得知了原委,解釋道:“嗯,小六說是這個星球的引力是比地球小,所以大家會感覺力場輕鬆很多。不過因為氧氣較地球少,二氧化碳又較地球高,又是高溫低壓,還是要儘量少做大量運動,先讓身體適應這裡的環境。”
“大家行動都慢一點吧,保證身體機能。”沈逸明附和。
走了30多分鐘後,大家走到了地勢較高處,停下休息休整。大家圍坐在一起,幾名隊員先作自我介紹。
醫務兵陳柏雲,清爽斯文,中等身高。
偵察兵高曉光,有點小可愛的小奶狗。
狙擊手林飛宇,眼神銳利,冷靜內斂。
爆破手董健,豪爽大方,溫暖大哥哥。
突擊手李大勇,高大威猛,誠實可靠。
(b組留待下次再作介紹吧,詞窮了。本人是個記名字白癡,能記住人的長相就是想不起來名字的那種。)
這會兒大家都包裹嚴實了,其實也看不大出來,隻是有些出發前的印象。之後又喝了少量水,吃了一點麵包,大家準備繼續往外走走。
從較高處繼續往外走,地勢又緩慢下坡。地表慢慢開始有一些非常矮小的淡黃色植物星星點點地散開,有趣的是這些植物就隻是圓柱中空狀,像一小根吸管從地底下伸出,一受到碰觸,它們的開口就會很快閉合起來。
“不要在未知的情況下,去接觸任何東西!”沈逸明拉了一下蕭瀟的手,“萬一有毒呢?”
“嘿嘿,逸明哥,知道啦,我就是看著這些植物感覺很可愛,想觸摸一下是什麼觸感的。不過,你說的很對,確實是我不夠謹慎!”蕭瀟邊說著話,稍微羞紅了臉,吐了吐舌頭,跳去了蕭媽身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