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晚月被這道德綁架的話驚到了。
宋母也一言難儘地望著周母:“李小翠,周珊珊多大了,她十九歲了好嗎?比我的晚月還要大,你反過來要我閨女照顧她,你腦子進水了?”
“再說了,周珊珊下鄉不是你們逼得嗎?她本來可以靠結婚留在城裡的,以後她的孩子還能是城裡戶口,能吃商品糧,是你們當父母的偏心,重男輕女,逼人下鄉的。”
“周珊珊早先在城裡,談了個對象,是你們不同意這門親事,嫌棄那男人給不起一百塊彩禮錢,你們還要一台縫紉機做彩禮,不就是為你們小兒子做打算嘛。”
“你侄子們都多大了,還想靠著你們找工作,簡直是癡心妄想,你四個兒子,隻有老大老小有工作,還有一個入贅劉家,兩個閨女都下鄉了。”
“你家老三為了讓他能留在城裡,讓他複讀高二,可知青辦清楚你們家情況,無非是你們三個閨女都下鄉去了,就一個小子能拖就拖唄。”
“周珊珊偷人搞破鞋關我們屁事,她攛掇人放火關我們屁事,你們當父母的都管不了,居然有臉找我們算賬。”
宋晚月附和:“沒錯,李嬸,我跟珊珊的關係早就不如以前了,你知道她多大的臉,對我說了啥話嗎?”
看相貌,李小翠不醜,畢竟能生出周珊珊那個樣貌的孩子,當媽的還是夠看的,就是人腦子不清醒,一味地聽丈夫的話,瘋了似的幫襯婆家,自己也沒落下個好。
李小翠怔愣了下:“什麼話?你跟珊珊不是最好的朋友嗎?不然你能陪她下鄉?”
早就習慣了宋晚月叫她李姨,突然改口,她還有點不習慣,關係疏遠了啊。
宋晚月繼續道:“周珊珊跟顧大海離婚後來找過我,她說她是逼不得已才離婚的,擔心顧家不讓她參加高考。”
“大家也清楚,知青拋夫棄子的很多,人有點想法是正常的。顧家也怕兒媳婦跑了,孩子沒媽沒人管。”
“可周珊珊哭泣,淚流不止,跪下哀求我讓我做她兒子的後媽,說大海人很好,聰明會來事,會有大出息,這樣顧大海跟她兒子就能一起回城了,大家聽聽,這算盤打得多好。”
“我黃花大閨女一個,父母都是雙職工,我又是獨生女,卻讓我接盤她男人跟兒子,我就是想過去死都沒想過給人當後媽啊。”
破口大罵:“沒想到周珊珊不要臉,李嬸你也不逞多讓啊,她肯定是跟你學的。”
李小翠沒想到還有這一出,該死的,怎麼不在信裡提這些,讓她一點準備都沒有。
自從珊珊結婚後,她沒給過一分錢嫁妝,這孩子就很少給家裡寄信了。
她理直氣壯道:“我不管,珊珊是跟你一起下鄉的,她人沒了,你就有責任,你是她朋友,你得賠我周家一百塊錢,誰讓你不儘心儘力幫幫她,珊珊肯定是過得不好了,才有了歪念頭。”
“珊珊剛下鄉,你都幫她乾活,還借錢給她,就算她跟顧大海結婚了,你都沒有說不跟她做朋友,怎麼珊珊一出事,你立馬就跟她斷交了,你就是勢利眼,生怕我的珊珊纏上你是吧?”
眾人:“……”
這樣的朋友不斷交,留著乾什麼?
難道要接盤她的丈夫孩子,歡天喜地一起生活不成?
宋晚月餘光看到江澤臉上一閃而過的慌亂,難道農場一事跟他有關?
宋晚月冷臉吐槽:“你臭不要老臉了!這話你也說得出口!道德綁架我是吧,你怎麼不去問知青辦要補償啊,畢竟下鄉當知青是建設祖國,為偉大事業做貢獻。”
咳咳,下鄉當知青這政策剛出來時,真有人覺得是為祖國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