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月球,分布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超級生物智腦機房。
陳念正在調整生產線參數。
超威星這條分布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誕生有點艱難。
仙門計劃吞噬了太多人力物力資源,加上傳統型50氫元素工業生產線的存在。
第二月球這條生產線實用價值少了一大半,建造排序相對靠後。
這條生產線更多是作為培訓工具,讓超威星民眾提前適應分布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的操作流程。
並起到培養替代蛋白質結構模塊工程師團隊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這條生產線的中央生物智腦是超規格建造的。
屆時整個第二月球都會被消耗,變成一台超級生物智腦,飛往恒星,作為仙門係統核心。
一舉三得。
完全成型的仙門係統可以覆蓋十光年範圍內的10座恒星係,超1億7000萬人口。
陳念正在對這條生產線做最後的調試工作,明天正式投入使用。
這條實驗性質居多的工業生產線的50氫元素年產量僅有不到10萬噸。
遠低於青神星火種工業生產線的23萬噸每年,更彆說超威星傳統型號50氫元素工業生產線340萬噸年產量。
象征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
連續工作了十幾個小時,陳念走出位於第二月球中心的機房,來到地麵。
‘轟隆隆隆隆隆!’
沉悶的轟鳴聲中,第二月球地麵開始微微顫抖。
一顆直徑600公裡的巨大星體從第二月球一側掠過,飛向恒星方向。
受到第二月球引力影響,行星發動機噴射出的,長達數十公裡的尾焰微微有些彎曲。
巨大星體迫近,仿佛隨時都會摔落到第二月球上,帶來極大的壓迫力。
視線拉高,可以看到一連串大大小小的星體連成一串,向著恒星飛去。
視線拉遠,在恒星一側,數以百計巨大的飛船工廠正在拆解星體,生成原料,製作戴森球零件。
恒星表麵,數以萬計的工程飛船正在組合製作好的戴森球零件。
戴森球一期工程目標是在恒星軌道製作一個寬約2000公裡,環繞恒星表麵的巨大環狀結構。
一期工程效果圖出來後,這個巨大環狀物被人們親切的稱之為至尊戒指。
此時,至尊之戒剛剛建成十幾塊直徑在一百公裡到五百公裡的巨構體,看起來就像恒星表麵多出幾個小黑點。
陳念遠遠看了一眼戴森球施工現場,輕輕躍起一個翻身飛向超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