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內兩場軌道登陸作戰,都有些虎頭蛇尾。
庭習星戰役在登陸作戰發起之前,安思傑已經買通庭習星大部分武裝人員。
暗影團指揮官西蒙投降之乾脆也是出乎安思傑的預料之外。
整個軌道登陸作戰,隻進行了前半部分,雙方戰死人數沒超過100,大部分還是庭習星武裝人員為了帶路自己動的手。
白葉星之戰,墨海星一口氣將80萬軌道登陸部隊儘數投入地麵,結果玩了幾個小時打地鼠遊戲,愣是找不到量子仙宗地麵部隊。
在得知庭習星遭到襲擊後,戰役停止,雙方戰死人數同樣沒超過100。
墨海星一時之間進退兩難。
幾天後,墨海星和羅君星恢複聯係,第一時間宣布向摩羅海投降。
萬光公司最後一個得知具體消息,當即命令第三艦隊進攻庭習星。
戴克沒有聽從命令,而是將羅君星高端人力資源掠奪一空,搬走非標模塊數據庫,率領第三艦隊退回雷多星。
隻留下滿目蒼痍,超過1200萬嗷嗷待哺貧民的羅君星。
安思傑得知戴克艦隊撤離羅君星後,率領第一艦隊繼續出發,前往羅君星並花費十數年時間,將羅君星民眾全部運回庭習星。
此後庭習星正式成為第一艦隊新母港。
量子仙宗和萬光公司之間的戰爭進度之快震動了整個蠻荒星域。
在此之前,蠻荒星域巨企之間的戰爭就像下圍棋,艦隊需要一個支點接一個支點支持,才能發動有效攻擊。
這是因為50氫元素能源可以支持的作戰半徑隻有不到5光年,大家都是菜雞互啄。
航程限製無法像安思傑這樣跳過支點直接進攻下一個目標。
戰爭本質上是一個圍繞支點進行消耗戰,每一次戰爭都是持續數百上千年,直到一方因為打仗成本過高,退出支點爭奪戰。
逐光星係神魔文明普及了50氧元素,艦隊作戰半徑達到25光年,但戰爭本質依舊沒什麼變化。
無非是圍棋變成跳棋,雙方不再圍繞一個支點進行戰爭,而是圍繞三到四個支點進行戰爭。
這樣一來,戰爭規模呈百倍上升,物資消耗也呈百倍上升。
本質上還是圍繞支點群進行的消耗戰。
直到哪一方承受不了戰爭成本,主動戰略收縮。
安思傑突破戰爭限製,背後原因隻有一個,星火模塊化分布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的蔓延。
大部分巨企開始限製治下星火互助小組和量子朋克勢力發展。
少數巨企甚至采取激進手段,打擊星火互助小組和量子朋克勢力。
庭習星之戰影響深遠,萬光公司的無能表現導致整個雙山集團統治範圍甚至更遠的星域,大批底層民眾不惜一切代價前往量子仙宗。
接下來一千年時間裡,大約有3億人口偷渡進入量子仙宗統治區域,為仙門計劃注入強大的動力。
萬光公司和羅本公司成為偷渡潮重災區,四億多人口流失接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