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報名女生版農業綜藝的21個藝人,今天我們開會的目的就是確定好10個參與人員,然後拉一下時間表,什麼時候試拍,什麼時候播出第一期,宣傳期怎麼做,是不是效仿第一季,要不要以及怎麼創新,我們不可能完全複刻男生版,總得有些變化。”
在林年忙著寫畢業論文的時候,綜藝節目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起來。
“大家各抒己見吧!”說完就坐下了。
“我覺得我們要先確定哪些部分是不能變的,也就是我們的節目內核是什麼。”
“農業唄,說不好聽一點,上一季我們算是吃到了農業紅利,現在國家對農業依然是重視的,我們之所以開女生版,不也是響應大家的需求麼。”
會議室內正討論得熱烈,總製片人開門迎來三個人,正是還沒結束拍攝的男生版節目的導演和執行導演,“我叫來了男生版的三個負責人跟我們一起講講他們當初做這個項目一些成功的經驗和不足的地方。”
“我覺得我們這一季的活動上馬都太匆匆了,常常是藝人提什麼,我們評估一下覺得可行,而且容易出圈就同意了,但其實後期的時候才發現無論是他們還是我們團隊的人都高估了農業的困難和複雜性。看天吃飯不是白說的,不知道你們這一季打算怎麼做女綜呢?”
“從網友提出的一些意見中,我們初步想出了幾個方案,比如找個茶葉生產大省,讓十個女藝人去承包茶山,或者果園,你們覺得呢?”
“你們應該也提前了解過這些項目了,而且去年你們中有人跟著我們一起做的這個項目企劃,茶葉、果園的初始投資太貴了。茶樹和果樹都有生長周期的,有的可能三年才開始結果有收益,如果你承包處於前期的果園,綜藝拍完,果子還沒結出來。如果你承包一個成熟的果園,那麼人家肯定會把結果的售出收益算在租金裡麵,這樣成本一下子上去了。”
“但是也不能跟男生一樣去承包幾百畝的田吧,這樣就沒有差異化了。”
“種菜呢?”
“種菜的周期比較短,半年期的話,說不定正好。魯省那邊有現成的種菜基地,體力活應該也比種田少一些?”
正說著,說話的人看到自己手下有個人舉起手來,“你說。”
“我們組有個今年新來的工作人員老家就是那邊的,說不定有農村的親戚,可以叫她打聽打聽?”
“行,你現在給她說一下,讓她往家裡打聽一下去,下午4點左右上來做個彙報。”
“時間上來得及不?”
“來得及,現在5月份,下午小田上來彙報完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以後,你們就組織人去實地考察,跟當地人打聽種菜的時節,當地的大型活動。我記得央視農業頻道有節目常年跟蹤這些農業節,你們還得有一個人去看看這些欄目,做做功課。”
“好的,如果這麼敲定的話,我們先初步篩選10個人出來,回頭打聽到蔬菜種植的節令出來,我們再安排他們試拍和進組?”
過了大概一周的時間,總製片人再一次召集了團隊人員一起開會,這次會議的主題就是確定人選了。
經過一番衡量和考慮,關於林年到底入不入選,大家各執一詞。
“我覺得她的背景可以對標男生版的那個誰,對吧,而且自己本身也是演員。”
“但是撞檔期這個怎麼辦?你們確定好正式開錄是什麼時候了麼?”
“正式開錄的話,如果是魯省要早一些,大概10月份就要開始進組了,那個時候正好是冬春大棚季,從播種開始的話,越早開拍越好。”
在綜藝製作團隊糾結是否錄用林年的同時,央視一套黃金檔春秋·戰國係列劇正式播出,打頭陣的便是《齊魯篇》。
齊薑身上的故事性一下點燃了輿論,違背倫常是國人無法容忍的,逛逛豆瓣小組裡,罵她的帖子已經建了幾百層的高樓,為她說話的也有,但是卻很少人回應。
大尺度的拍攝更是引起觀眾的熱議。
“論尺度,還得看央視!”不少帖子下都能看到這樣的評論。
“如果這樣的劇能過審且在央視播出,為什麼其他的劇就埋了?”這是為自己偶像參演的電視劇無法正常播出而感到不忿的粉絲。
自從林年的電視劇播出,林斯作為在一個宣傳公司的負責人員,從最開始就一直在監控著輿情,順便追看電視劇。
不得不承認,劇中的林年看起來跟自己認識的妹妹宛若兩個人。
“斯斯,雖然我不愛看曆史劇,但是為了咱妹妹,我還是看了前兩集,咱妹妹真好看呀。看起來跟那天見到的完全不一樣。那天就是一個乖妹妹,電視上的妹妹太範兒了。”
電視劇播出的第二天,林斯來到辦公室就聽到同事分享自己的觀劇體驗。
“你看微博、小組的一些討論了嗎?”
“看到一些,褒貶不一,單聲量還不是很大,不過這種褒貶不一的評價會吸引很多路人去觀劇審判的,後期我覺得收視率上來,咱妹妹的事業能小小起飛一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