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轉眼又是盛夏。
第一批番薯已經有所收獲,且產量可觀。許多種植少的人家,直呼當初沒有多借一些種子。
秦安親自押運村民還回的番薯去城裡,順便給陸悠鳴帶去了新鮮製作的,“秦氏老親娘豆豉辣椒醬”
簡稱——“老親娘”
所有薯粉,米粉已經正式上市,如今也是賣的供不應求。
畢竟,雲鶴樓此時正在重點推薦菜品——“鐵鍋燉一切”;而在蜀地,西北,北境等地也在力推“圍爐鴛鴦鍋”。
“廁紙”也已經全麵上市,其中木漿“廁紙”還被皇上賜名——“白玉鸞紋”,更被列為貢品。
借著這股風雅的小微風,陸悠鳴把“竹廁紙”更名——望月雅翠;“甘蔗渣廁紙”更名——紫夜青團;蘆葦和雜草做的廁紙更名——輕蘆草絮。
秦安聽的連連鼓掌叫好!
這一天天的,要是沒點文化,連廁紙都不配買了是嗎?
陸子昂現在已經從一個“小胖子”,變成了一個“精神小夥”,個子也長高不少。這幾月,他也回了陸家幾次,但每次至多三日,就會回到秦家小院兒。
之後更是把自己的“紫檀麒麟浮雕床”給拆了,在臥房裡砌了一個火炕,再把浮雕床框嵌在上麵。
真真是做到了,“橫看成床側睡是炕,遠近高低各有各的樣……”
陸婉清直呼女兒沒偷來,還搭進去一個大孫子……
不光是陸家丟了孫子,周家也是差不多丟了一半了。
自從周一鍋,見識了師父策馬飛出院子的颯爽英姿後,基本上算是長在秦家了。直接搬來秦家與大壯同住,平時相互切磋之餘,還會與他一起修習“文化課”。
因為師父告訴他:“不會文化課的武者,不是好木匠!”
李家的幾位表哥,見自家姑姑如今都成了“俠女”,於是也開始跟著秦家小子們一起習武。
最後,隻有李木,李林,李森堅持了下來。
其中李森最是出色,已經後來者居上,已經能與大壯,秦福過招了!
秦焱現在已經在“星樓”徹底站穩腳跟,“星樓”的所有運營都交由他來負責。
並且,他還需要幫秦安核對諸多分紅的賬目,以及為秦家將來的“商號”培養可靠的人手,成為“秦家商號”的第一批班底。
而秦朗,或許天生就是經商的材料,自從與陸悠鳴學習經商,就被師父派到大雍各地的產業曆練,才短短幾月,就已經可以獨當一麵了。
秦淼在今年六月考中了秀才,如今繼續與弟弟秦垚一起,為明年的秋闈做準備。
秦安在收到第一季度的利潤分紅時,便將曾經許諾的大金鐲子,大金鏈子,金步搖,金算盤,金煙袋鍋,金毛筆等等一一還願。
除了送給陸子昂,一個純金的麒麟“和”字平安鎖外,又給自家“逆子”,以及首徒,每人都打了一個刻著他們名字的小銀鎖。
至於容瑾,則送了他一個“青竹暖玉”的手把件。
並出資在清風鎮盤下一個食肆給郝鑫,取名——“有家食肆”,以盒飯食堂的方式經營。
郝鑫一手鐵鍋亂燉做的出神入化,尤其是“砂鍋米線”,就連雲鶴樓的大師傅,都做不出他所烹飪出的味道。
一樣的火候,食材,調味,烹飪步驟,但就是不如郝鑫做的味道好,你說氣人不氣人!
而且,清風鎮作為連接周邊縣城的交通樞紐,來往行商人數很多,盒飯既經濟實惠,又方便滿足大眾口味。
十幾個銅板,有葷有素,不僅能吃飽,味道還特彆好,而且還送免費的湯水,這還要啥獨輪車啊!
再不然,三四個人點上一份大鍋的素鍋米線,再配上三文錢一個烤饢餅,那也是一天都不會覺得餓的。
………………
這日,秦安從縣城回來後,就看見家中來了好幾位陌生人。
李春山見她回來,有些局促的跟她介紹:“安丫頭,這幾位都是周邊村落的裡正,他們村子的莊戶也想種植番薯,不知道能不能請你……”
嘖,這不要臉的話李春山是真說不出口,可大家都是地裡刨食的,他自然也是了解他們的不容易。
可是,也不能因為陸公子心善,就……唉~!
秦安聽懂了他的意思,笑眯眯的問那幾個老者:“幾位裡正爺爺,你們若也要種番薯的話,可以和我們村子借啊。”
“丫頭,你這話可當真?”其中一個老者激動的站了起來。
李春山頓時眼睛一亮,對啊!為啥非要找陸公子呢?他們村兒現在不就有嗎?而且好把式也好幾個!
“安丫頭,還是你這小腦袋瓜轉的挺快!”
李春山誇讚了一句,轉頭又與那幾人細說:“幾位,安丫頭說的對,番薯種咱們村就可以借給你們!”
“另外再找幾個好把式過去,讓他們教大家怎麼種植,留種,儲存。”
“那,那這番薯種咋借?”另一位老者有些怯懦的詢問。
李春山剛要按照當初,與陸悠鳴借番薯種的方法借給他們,就被秦安悄悄的拉了一下後衣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