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鎮也算是王成的起家之地了,張二狗說的困難,王成也隻得在張家鎮停留幾天。
又令親衛去崖縣讓李勇和馬雲騰到張家鎮,讓二位管事人到來,能更好的解決張家鎮的情況。
晚上沒事,王成索性直接讓張二狗找來大鍋、細密的濾布、清水,又讓親衛去搬來1石粗鹽。
張二狗等人很是好奇,不知道王成要乾些什麼。
王成也不言語,開始在幾個親衛的幫助下,忙碌起來。
王成先是將1石粗鹽溶解在水中,然後拿起準備好的濾布將鹽水過濾,反複過濾幾遍後,紗布已現了黃色的沙子和不明物體。
眾人仿佛知道王成要乾什麼了。
王成將過濾的鹽水倒在大鍋裡煮了起來,隨著水蒸氣的蒸發又不斷地往大鍋中倒入鹽水。
翌日一早
接到消息的李勇和馬雲騰也來到了張家鎮。
馬雲騰王成也是第一次見,個子不高,兩眼特彆有神,讓人過目不忘。
二人到來,王成示意他們看著麵前擺放的兩筐鹽。
一筐略微發黃,一筐隻有一半要白上許多。
馬雲騰抓了少許鹽,先是在手中攆攆,然後又放在嘴裡嘗嘗,也給出了專業的結論。
略微發黃的鹽是市場上賣的粗鹽,稍微白些的沒有沙子,還少了海腥味。
現在大明也有這種精鹽,隻是沒有這裡的純度高。
王成讚許的點點頭,好奇道:“那這種精鹽行情價是多少。”
“五六兩銀子一石。”馬雲騰專業的回複道。
5兩銀子1石,這讓一旁的張二狗心是砰砰的跳。
王成煮鹽他可是全程幫忙的,這一石粗鹽,經過一晚上的熬煮也有55斤。要是按這麼個算法,那港口堆積的粗鹽不就……
張二狗想多了,沿海的官府、不法商人,從鹽農手中收走的粗鹽一石是4錢銀子,經過二次熬煮成精鹽,一石的成本也在1兩2錢銀子。至於賣這麼高的價格,也是商人逐利而已。
在得到這些信息後,王成也決定成立一個作坊,起名“螞蟻”。這名字雖是俗氣了一些,但就是一個個不起眼的螞蟻,勤勞又有力氣,聚而成就自己的王國。
全名就是螞蟻煮鹽有限作坊。等陵水的甘蔗成型,就在陵水成立一個螞蟻煮糖有限作坊。
王成讓馬雲騰算算,成立一個200人的作坊,每石精鹽一兩的價格,可以賺取多少利潤。
馬雲騰則是讓身後的兩個掌櫃算了起來,算盤劈裡啪啦的響,不一會就有了結果。每個月的純利潤是1500兩。
這還是張家鎮一成粗鹽的產量,要是將所有的粗鹽變成精鹽,那一個月就是一萬五千兩純利潤。
聽到掌櫃的算出金額後,李勇、張二狗等人不由往王成身邊站了站,希望可以讓王成想到自己。誰要是能吃到一點利潤,那也不少的銀子,誰不想有用不完的銀子。
這兩成利潤嗎……眾人也是豎起耳朵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