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龍城
瓊州派遣的官員住在城內,本就不大的升龍城,現在已是人滿為患。
在城外,北歸的十幾萬安南兵;玄武一師,駐紮在城外。
雲南沐天波,也派來了一萬援軍。隻是援軍來的時間點,有那麼點尷尬。最後沐天波大筆一揮,直接讓自己的一萬私兵,歸於王成麾下。
沐天波此舉,既在意料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沐天波是王成的大舅哥,給王成一萬私兵,這也無可厚非。讓沐天澤也歸於王成揮下,就有那麼點投靠的意思了。
王成本讓呂昂,再調兩萬預備役的。隻是報名人數眾多,呂昂索性派來三萬預備役……
這麼多人齊聚升龍城,當然要搞點大動作了。
安南初定,還是有許多反抗勢力,各個城池的也需要兵丁。
為此王成決定,成立一個新的兵種——武衛軍。
為了區分武衛軍,和其他兵種的不同。武衛軍分為:小隊、中隊、大隊、支隊、聯隊、總鎮,總鎮為最高級彆。對標其他兵種的小隊、中隊、大隊、營、團、旅。
支隊級彆,配備一門虎蹲炮,聯隊級彆,配備子母炮。武衛兵丁沒有護甲,人員編製大都和,其他兵種一樣。
武衛軍的職責是鎮壓叛亂,維護地方穩定,屬於內衛軍。
為了確保武衛軍的忠誠,明人要占三分之一的比例。支隊以上武官,要由明人擔任。考慮安南的情況,采用南兵北用的策略。
升龍駐守一個4000人的總隊,其他十九個城池,分彆駐守一個1200人的聯隊。
安南地域狹長,也意味著邊境線過長,又是一麵臨海。駐紮一個師顯然不夠,駐紮幾個師,又麵臨統一指揮問題。為此又在師上麵,增加一個軍的編製。
軍轄4個師、5個旅,共計兵丁八萬人。1個輜重旅、1個戰鬥旅、1個後勤旅、1個突擊旅(象兵部隊)、1一個中軍旅(1個中軍團、1個女子團、1個督察團)。
這個軍被命名白虎第二軍。以白虎二師基底,擴編三個師。1個水師,由青龍三師編入。所有兵丁,明人必須占據三分之二。旅級以上,必須要有明人為主官。
第一師駐紮北邊,負責防禦南掌國;第二師駐紮中部,負責防禦暹羅;第三師駐紮南邊,負責防禦真臘、占城;第四師負責沿海防禦。軍部設在居中的廣平,便於從中協調。
潘必正為軍長、沐天澤、楊誌同為副軍長、武陽為參謀長。沐天澤的副軍長,屬於文官類,負責軍心、政治、生活保障之類。楊誌的副軍長是協助潘必正,屬於武職範疇。
這也是王成,參考後世的政委製度,畢竟好的東西要學習。讓沐天澤為副軍長,也是王成有意為之。除了沐天澤身份,也是有意相互製衡的意思。
王成相信潘必正的忠誠,這隻是為以後考慮。畢竟督鎮一方,時間一長,難免彆有用心。對於權力這東西,有個人能把握掌控……
白虎第二軍,優先挑選安南兵丁,在之後由武衛軍挑選。剩下的安南兵,每人發放五兩銀子,遣散回原籍。
五兩銀子,在瓊州,或許是一個家庭,一個月的收入。在安南,足夠一家人一年的開銷了。
拿到賞銀的安南兵,也是滿心歡喜的返回。同時也帶回去一個消息,願意協家遷入琉球的,可以一次補償二十兩銀子。
與此同時,王成也讓呂昂發布消息。願意協家遷入安南的明人,可以一次補償五十兩銀子。
至此安南出現怪異的一幕。大量的安南人遷出,大量的明人遷入,這也都是後話。
隨著兵心穩定,王成也著手安南的改革,在安南發布一係列的命令。
安南王黎利,統治安南不力,使安南遭到禍亂。降為琉球公,遷移至琉球。
原安南實際掌權人鄭家、阮家,及其族人遷移至廣東,給其明人身份。與此同時,安南的權貴。也強製遷往雲貴等地。
對於等死還是活著,安南這些權貴選擇活著。
在做完這些後,王成又宣布:安南國改為交趾行省。
交趾行省權力中樞為:總督府、民政府、督察府。
總督府下轄:人事廳(負責記錄上報官員功績)、監察廳(負責查處官員違法、違紀),設總督1人。
民政府下轄:民政廳、建設廳、財政廳、稅務廳、商務廳、教育廳、警衛廳、宣傳廳,設總辦1人。
督察府下轄:司法廳(主管律令解釋權,以及民間聽訟)檢查廳(主管維護律令)刑事廳(主管刑事調查、捉拿,以及刑事處罰。)設立總長1人
總體來說,三府相互牽製。廳級官員的任免,都要經過王成的批複。
總督府負責,官員的功過是非。
民政府極具實權,不僅負責民事,有維護治安的衙役。所有官員的薪資,都由財政廳發放,但級彆低於總督。
督察院不僅督查民間,若相應官員違法亂紀,督察院也有權辦理。
總督、總辦、總長,都可以直接上書王成,加上六個廳級官員,為一個行省的核心。
行省內有大事,九人可以投票表決,並上報王成。為了體現總督的權威,總督有一票否決權,同時兼任武衛軍副總長。
廳級官員的任免,總督府又提名權,必須經過王成的批複。交趾行省總督為張三,總辦為鄭泰,總長暫時空缺。
鄭泰為交趾行省總辦,還是出人預料,畢竟鄭泰是個安南人。
鄭泰在安南民間,威望也是極高,王成此舉,也是樹立一個典型。總不能對安南人一味的打壓,還是要給一些甜頭的。
讓鄭泰為民政府總辦,還可以減少民間矛盾。轉移改安南國,為交趾行省的影響。
王成搞出的東西,在這個時代太過前衛。這也是一次大膽嘗試,王成也沒什麼心理負擔。要是失敗了,大不了洗牌重來,無非也是多用一次兵罷了。
要是成功了,以後再到其他行省推行,那時就是按部就班了……
喜歡明末之我若為王請大家收藏:明末之我若為王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