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一眾人,商議的結果。瓊州屬於海島,深入內部地形複雜,不便建城。在沿海邊設立總部,一旦海島被圍,就陷入死地。
廣州府則極為合適,沿海便於交通,又連接中原,有廣闊的縱深。加上瓊州、琉球,兩個海島拱衛,安全問題也是無憂。
瓊州一係列的人事變動,王成的位置就極為尷尬。王成一個大明的定海伯,將安南王降為安南公,總有那麼點不倫不類。有人便勸說王成,更進一步自立為王。
這個消息一傳出去,勸諫的人不在少數。或許是王成更進一步,這些人才會名正言順。
王成知道大明的走勢,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冒頭,也果斷的拒絕一眾人的提議。
呂昂是王成的表哥,擁立王成更是積極。
呂昂再找到王成的時候,王成則是極不耐煩。都說時機未到,他這個表哥,怎麼比他還上心。
王成這次猜錯了,呂昂找他是為銀子的事。
這是王成出征前,製定的方案。王成到交趾將近一年,這個事情也耽擱下來。
瓊州的府庫,銀子是五花八門。
有大明的官銀、民間的碎銀子。和外國人交易,又有大量的銀元,這些銀元也是種類繁多。先不說銀子的種類、形狀,就是質量也參差不齊。
大明的官銀,每個地方都有所不同,重量、成色也是種類繁多。
至於民間的碎銀子了,更是不堪。頻繁的流通,上麵有牙印就算好的了,更多的也是汙濁不堪。交易時,又麻煩的稱重,導致銀子越分越碎。把銀子分塊,其中損耗也極為嚴重。
洋人的銀元品相較好,隻是幾國的銀元各有不同,重量也不是統一。
有黑心的洋人,在製造銀元時,也偷工減料。一個27克的銀元,直接用25克銀子。小小的2克銀子,幾乎感覺不到重量。要是放在大宗交易上麵,那就是一成的損失。
說來說去,就是貨幣信任危機。
小宗商品交易還好,隻要對銀子稱重,就可以完成。大宗商品交易,就極為的複雜。不僅要防備銀子的質量,還要預防欺詐行為。要是一個不注意,就賠個傾家蕩產。
為此,瓊州決定製造自己的貨幣。製造貨幣有兩套,分彆為銀幣和銅幣。王成把這兩套貨幣,命名為龍幣。
銀幣,廢棄了大明“兩”的計價單位,采用圓(元)、角為單位。最大麵值的貨幣,就是1元,一枚銀元重25克。角幣麵值是1角、2角、5角。1元等於10角。
銅幣輔助幣種,流通於小額交易。麵值則是1分、2分、5分、10分,1角銀元等於100分。
按現在市價,5分銅幣,可以購買一斤糧食,來定義貨幣的價值。
龍幣正麵刻著一條五爪金龍。背麵則是印有麵值、建造時間等。
製造龍幣,采用先進的,水力衝壓技術,使得貨幣更為精美。正麵的五爪金龍栩栩如生,龍紋也是清晰可見。背麵的字,也是出自名家之手,顯得剛勁有力。
為了防止有人剪切或偽造,又在貨幣邊緣,刻有細小的條紋。
喜歡明末之我若為王請大家收藏:明末之我若為王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